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次性公布多批罚单,8家银行合计被罚1.487亿元,其中2家知名银行各领超过6000万元巨额罚单。就在同一天,另一知名银行因“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被金融监管总局警告并罚款60万元。
1.监管重拳,数据安全成处罚重点
分析金融监管总局9月12日公布的罚单,银行业违规行为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业务管理不审慎问题突出,多家机构在贷款、票据、理财等核心业务环节均暴露出管理漏洞。数据管理类违规成高频“雷区”,从“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到“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再到“监管数据错报”,信息科技管理不足较为普遍。
2.内外威胁,银行数据安全面临双重挑战
银行业数据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内部威胁不容忽视:多起银行的数据泄露事件表明,即使外部防御坚固,内部人员风险也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外部攻击不断升级:随着AI黑客的不断升级,金融业遭遇黑客攻击并被勒索的案例屡见不鲜。
3.防御策略,构建全方位数据安全体系
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银行业需要构建全方位防御体系:
1.加强终端安全管理:作为银行业务操作和数据访问的第一线,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体网络安全。
2.建设API安全防护体系: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度依赖API技术,但开放业务模式也带来新的安全挑战。需要开展API资产发现与分类分级,通过流量分析、主动扫描等方式建立资产台账,并部署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
3.实施纵深防御策略:在技术层面,应落实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敏感信息需脱敏或加密处理,同时建设数据使用行为基线分析能力,实时监测异常访问和数据泄露风险。
4.从合规导向到能力构建
银行业数据安全建设需要实现两个转变:
从被动合规到主动防御:银行筑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堤坝不仅需要让制度真正落地生根,还要在技术层面升级赋能,加强安全防控技术投入,定期开展演练。
从技术防护到全面管理:数据安全不是成本,而是投资。金融业上下需要明确这一原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上而下的全面管理,从技术投入到管理制度,要把安全业务推进到实处。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银行数据安全已不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在管理、技术和运营三方面协同建立防护机制,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安全挑战。
数据+安全=
稳赚
创始人--张斌
• 近二十多年国内、外知名信息安全企业产品架构经验。
• 国内最早设计推出基于云原生分布式架构数据安全产品。
• 领导并设计国内首款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近十年数据安全领域专家。
• 曾任百度阿波罗安全网关第一代产品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