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丹娜丝”或走出“Z字型”路径,台风“丹娜丝”中心抵达福建!多次登陆为何走出“..

关注!

台风“丹娜丝”三次登陆我国

今早9时

台风中心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

台风“丹娜丝”或走出“Z字型”路径

未来三天

“丹娜丝”将影响福建、广东等地

带来暴雨

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

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

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7月9日早上7点前后的FY-4B/GHI可见光全色云图显示:受台风“丹娜丝”登陆影响,福建东部对流发展旺盛。图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丹娜丝”为何走出少见“Z”型路径?

怎样应对台风带来的恶劣天气?

一起看看↓↓↓

“丹娜丝”走出“Z字形”路径

历史上还未曾有过路径类似的台风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有点“任性”,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台风。它先是穿过台湾海峡,在台湾沿海登陆。而在登陆我国台湾的台风当中,直接登陆台湾西部的较少。

给台湾带来风雨后,“丹娜丝”随后一路北上,再转个身,走出了奇葩的“Z字形”路径,历史上还未曾有过路径相似的台风。

为何“丹娜丝”路径如此奇特?

“丹娜丝”生成初期,因远离副热带高压,且季风不强,所以周边引导气流偏弱,其主要靠内力运动和偏心力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

5日下午开始,随着南海夏季风涌起,向“丹娜丝”施加了向东北的牵引运动,同时也助力其快速增长至强台风级。7日0时“丹娜丝”登陆台湾岛后,再次入海,随着副热带高压再次加强西伸,引导“丹娜丝”转为偏西方向移动,直奔浙闽沿海。

登陆后为什么会西折南落呢?这是因为在距离“丹娜丝”1200公里外的洋面上,有个低涡,与“丹娜丝”产生“互旋”效应,使得其西进南折。

虽然走“Z字形”的台风比较少见

但说到“奇葩”

不少台风“前辈”不遑多让

例如1986年的“韦恩”、1991年的“纳德”以及2001年的“百合”,这三个台风绝对是可以载入台风奇葩路径史册的三个“怪胎”。

1986年的13号台风“韦恩”

“韦恩”路径之错综复杂,甚至可以拆成3个圆圈和1个数字“8”,还经历过“死而复生”,真是不把你绕晕不带停的!

“韦恩”路径

1991年的20号台风“纳德”

“纳德”则是一个海上的“舞者”:旋转!跳跃!转圈圈~

台风“纳德”路径

2001年的“百合”

“百合”是个典型的“选择困难症”,而且还很能“折腾”。它生成以后,缓慢地在台湾的北部海面原地转了一圈半后,在台湾宜兰附近登陆,肆虐了44个小时后又窜到台湾海峡,最后在广东惠来再次登陆。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曾四度增强及减弱,并三度急转弯穿过或逼近日本冲绳岛。

台风“百合”路径

“丹娜丝”重点影响时段是何时?

重点影响区域在哪?

8日夜里开始,福建东北部地区率先受到台风风雨的影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重点影响时段在9日,福建全省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尤其是中部地区甚至有特大暴雨的可能。

风的影响方面,8日闽东渔场最大风力可达7-9级、阵风10-11级,北部沿海可达7-8级阵风9级,9日开始整体风力开始减弱,平均风在8级以下。

最后为大家送上

应对台风暴雨防御指南

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

及家人朋友的安全

台风“丹娜丝”或走出“Z字型”路径

来源:中国气象局、福建气象、温州都市报、福建省气象学会等

台风“丹娜丝”或走出“Z字型”路径

免责声明:

(一)福建科普公众号以向公众开展公益科学普及为宗旨,无任何商业目的;

(二)凡本服务注明 “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网页内容,其版权均属于原网或归属权利人。

(三)福建科普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主观意见。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公众号标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为“福建科普公众号”的稿件,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

(四)福建科普公众号的内容可能会使用来源于互联网的部分素材、元素,如果您对相关内容的版权问题存有异议,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