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开学季
同学仔的“发型”
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你家娃的学校对发型有要求吗?
家长吐槽
“前后剪了两次才勉强合格”
“前后剪了两次,老师才勉强点头说‘过关’”。开学不到一周,李女士就为儿子的头发折腾了好几回。她的孩子今年读初二,孩子在入学前的发型尽管“前不及眉、侧不过耳”,却仍被学校认为“不合格”。
图源光明网
男生必须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过领”——这场年复一年的“头发拉锯战”,也掀起了网友的讨论。
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多地中学均在开学前陆续发布了“发型令”,对男女生的发型提出要求,将其视为开学前的“标配”动作。
图据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微信公众号
对于发型管理规定,浚县第一中学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给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解释:“现在有些学生弄些奇怪的发型、染烫头发,如果不加规范,就没有一点学生样儿。”
学校表示,此规定是长期形成的制度,初衷是规范行为、提升学习主动性,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精气神”。
支持与争议并存
家长深陷“两难”处境
学校对发型进行规范,初衷不难理解。统一仪表,避免攀比,减少分心,营造专注学习的氛围。但对于不少家长来说,这样的“发型令”让他们左右为难。
“就是普普通通的短发,开学后学校检查居然说不合格。其实我觉得还好,不会特别长,但就是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又不影响看书写字,干净整洁就好,为啥非要达到那么严格的短发标准。”对于学校要求,孩子两次剪发才勉强“过关”,李女士感到难以理解。
和她一样存有疑问的家长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许多人都对此提出质疑, “让孩子因为剪了个丑发型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真的对学习有帮助吗”“不想学习的人,你就算给他剃光头他都不学”……
甚至有家长坦言,自己因为剪发一事,夹在学校与孩子之间,左右为难。
图据网络
不过,对于学校统一学生发型的规定,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支持。“是对学生好,把心思放学习上”……他们认为,统一的仪容仪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纪律性、集体归属感和学生身份认同,是“沉浸式”学习氛围的一种保障。
专家:应充分听取学生与家长的声音
事实上,《中小学生守则》仅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并未对发型长短作出硬性限制。现实中,许多学校自行加码,推出所谓“标准发型”,并配上示意图,要求层层把关。这类“一刀切”的做法,往往缺少讨论和协商,而是强制推行。
有教育专家指出,强制统一发型,背后是一种传统的“服从式”教育思维。整齐,不一定等于高效;统一,也不必然带来专注。真正的教育,应当尊重人的多元发展,而不是用同一个模子刻画所有学生。头发长短,本不该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直接挂钩。若一味压制个性,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表示,学校在具体教育、管理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穿着打扮、文明礼仪的教育,比如禁止染发、化浓妆等,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提出不要留太长的头发等,这些合乎情理的校规要求,通常会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但他特别强调,学校制定发型等仪容规范的关键,在于充分听取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意见,而非进行“一刀切”的极端管理;避免那些苛刻、过分的要求,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必要的争议,找回教育的从容与温度。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央广网、红星新闻、光明网
编辑:朱玥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