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疾控专家详解:河..

近期广东发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引起广泛关注。

这种以发热、关节剧痛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其传播媒介正是河南人非常熟悉的“花蚊子”——白纹伊蚊。

“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研究所副主任技师赵奇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指出,小小蚊虫叮咬背后,潜藏着多种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花蚊子”不止一种“本事”:登革热、寨卡病毒也由它传播

赵奇表示,河南广泛分布的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本次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主要传播者。

然而,其危害远不止于此,“花蚊子”同时还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这意味着,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一口,可能面临多种病毒感染风险。”赵奇强调。

“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

河南常见蚊子,还有可能传播这些疾病!

除了“花蚊子”,河南常见的蚊虫家族成员也各具威胁:

库蚊属成员(如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丝虫病的主要传播者。

按蚊属成员(如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则是疟疾传播的关键推手。

“蚊子种类不同,传播的疾病也不同。认清本地的‘主力蚊’,对针对性防控至关重要。”赵奇解释。

“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

(淡色库蚊)

三重防线构筑防蚊屏障,清理积水是重中之重

面对蚊媒传染病的威胁,赵奇提出清晰的居家和公共环境防护策略:

断其根源,清理孳生地:这是防控核心。

家庭要彻底清理水生植物容器、花盆托盘、闲置瓶罐、储水缸等积水点,方法包括翻盆倒罐、容器加盖、水培改土、投放灭蚊幼剂。

社区、单位需聚焦绿化带、垃圾堆放点、废旧轮胎、地下车库集水井、排水沟、建筑凹陷处,通过清理死角、填平坑洼、沙土填埋及投放灭蚊幼剂消除隐患。

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要重点整治闲置空地、空屋的垃圾杂物堆积,杜绝积水。

“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

严防叮咬,做好个人防护:

减少蚊虫活跃高峰时段(尤其是黄昏)外出,外出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正确使用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居家安装并维护好纱门、纱窗,睡眠使用蚊帐,构建物理屏障。

及时杀灭,控制入侵成蚊:

对已进入室内的蚊子,可使用拍打、电蚊拍、合格的杀虫气雾剂或蚊香(注意安全)进行杀灭。

赵奇特别提醒,随着人员流动增加,由输入病例引发本地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持续存在。

“防控蚊媒传染病,清理积水、消灭幼虫比杀灭成蚊更高效、更可持续。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从清除身边的小积水做起。”赵奇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