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就请点击头像关注吧!
人生如戏,你我都在其中。陈佩斯编导的电影《戏台》,便如一面镜子,在荒诞的戏剧情境里照见时代的褶皱与个体的影子。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我和闺蜜冒雨观影,全程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这绝非一部简单的喜剧,而是裹着喜剧外衣的悲剧,看完后久久沉浸其中,回不过神来。
一、一场啼笑皆非的错位闹剧
故事定格在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带着戏班进京演出,主角金啸天却为情所伤、沉迷鸦片,因抽大烟过度昏迷不醒,眼看演出时间临近,整个戏班乱作一团。
偏偏此时,新来的军阀“洪大帅”进城了。这位完全不懂戏的大帅,意外遇上了老乡——包子铺伙计、戏迷“大嗓儿”,竟阴差阳错把他当成了名角金啸天,当场成了他的铁杆粉丝,拍板让大嗓儿当晚登台饰演“霸王”。
这可难坏了众人:京城名伶凤小桐向来爱惜羽毛,死活不愿和这个河北乐亭来的乡下“棒槌”搭戏;但戏班要活命,侯班主只能硬着头皮斡旋。万般无奈下,凤小桐终究还是接了这出戏。可演到霸王乌江自刎的高潮时,洪大帅突然自我“代入”,说什么也接受不了英雄末路的悲剧,掏出枪就逼着戏班子改结局,非要让霸王“卷土重来”、刘邦“上吊谢罪”。台前台后顿时乱成一锅粥,一场啼笑皆非的大戏就此彻底拉开。
二、方寸戏台间的乱世众生相
小小的戏台,藏着一个时代的荒诞与残酷,每个角色的举手投足都透着乱世的底色。
强权碾压下的规矩崩塌:乱世里,“规矩”从来都是强权者说了算。洪大帅一句话,剧院就得把已经售出的票全部退掉,先前的安排说不算就不算;刘八爷曾是老佛爷时代的京城大爷,连八国联军进城时都得靠他维持秩序,他坚信,不管谁上台,这片地界儿,都是他说了算。可当他带着人来砸场子,遇上未露身份的洪大帅时,还没等摆够架子,就被对方一枪崩了,临终瞪着滴溜溜圆的眼睛,只挤出一句“你不讲规矩”。
对洪大帅这样的人来说,规矩不是用来遵守的,而是用来改写的。他让不懂戏的大嗓儿登上京城最豪华戏台的C位,哪怕对方上台时背对着观众、唱得漏洞百出,只要他带头叫好,旁人就只能跟着鼓掌,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毕竟,不听话可能就得脑袋搬家。
这就是乱世的逻辑:掌权人说你行,不行也行。
生存与尊严的两难抉择:凤小桐一开始抵死不愿和大嗓儿搭戏,是守着名伶的尊严;可当侯班主“噗通”一声跪在他面前,哀求着“人家手里有枪啊,死活也得给他拱过去”“不上台,都指着你活命呢”,看着戏班几十位老少那双双恳求的眼睛,他终究红了眼眶,咬着牙说“我唱,我唱”。
这一跪一应之间,是小人物的锥心之痛。像侯班主、凤小桐等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弯腰低头,不是他们不要尊严,只是“我无畏生死,但也有软肋”——身后的人要吃饭,肩上的责任卸不下。当然,也有徐处长那样的人,他们主动扔掉底线,出卖良知,拿着鸡毛当令箭,靠依附强权换得狐假虎威的快感,这种自甘堕落,比被迫低头更让人唏嘘。
三、戏如人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戏台上演戏
影片最打动人的,是让我们在那些荒诞的情节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人人皆是“演员”:《戏台》的核心始终绕不开“戏”。观众坐在台下看的是戏,戏里的角色演的是《霸王别姬》,而整个故事本身,就是一场更大的“戏”。
往深了看,连那些看似游离在剧情外的人,也在演自己的戏。侯班主为了戏班存续,一会儿吹捧大嗓儿让他上台唱戏,一会儿求凤小桐,一会儿哄洪大帅,把“周旋”演得滴水不漏;台下的观众明明听得出大嗓儿唱得离谱,却得跟着洪大帅拼命叫好,把“顺从”演得心甘情愿。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生活,有时明知是虚假,也得装出信以为真的样子,这或许就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小人物的悲哀与坚守:侯班主那句“为了活命啊”,道尽了多少普通人的生存常态。成年人的世界里,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是甘愿平庸,而是为了肩上的责任,不得不弯下腰。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英雄崇拜情结,只因英雄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我们为何崇拜项羽?正是因为他为气节自刎乌江的决绝,是现实中多数人难以企及的“理想型”。因此,项羽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大英雄,就连飞扬跋扈的洪大帅也不例外。
可他为何非要改戏,让项羽渡江呢?或许是他自己也想成为能自我感动的大英雄。只是,当他真的身处与项羽相似的境况时,却选择了“过江保命”。但问题是,过了江的项羽,还会是人们仰望的英雄吗?
这种对英雄的矛盾态度,恰恰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既向往坚守气节的壮举,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妥协。
可《戏台》的动人之处,在于它不仅写了妥协,更写了坚守。影片最后,昏睡的金啸天听到《霸王别姬》的锣点,瞬间清醒——“戏比天大”,该自己上场了;凤小桐演的虞姬听到他的唱腔,眼睛一亮、精神一振,那是遇到真霸王的激动;侯班主在后台听着台上的唱段,心里一震,说“不改,这就对了!”,随即拿起小镲走进鼓乐队;洪大帅听出戏没改,也听出不是他的老乡大嗓儿在唱,顿时杀气腾腾地开枪示意,开始寻找大嗓儿,身边的士兵纷纷举起了枪。然而五庆班众人却毫无慌乱:霸王虞姬沉浸在生离死别的悲情里,锣鼓手们全神贯注敲着节奏,谁也没理会外面的世界早已乱了套——蓝大帅又攻进了京城,剧场内已然狼烟四起……
这也让我想起陈佩斯本人,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如今的古稀老者,经历过多少挫折,却始终守着对舞台的初心。听说他拿出全部家当(连房产都抵押了),投到这部不一定有结果的电影里,这股子劲儿,除了热爱,还能是什么?或许正因如此,我才会冒雨也要来看这部戏。
走出影院时,雨还在下着。人生这场戏里,我们或许会为生存妥协,但能在戏中看清自己、守住底色,便不算白活。与君共勉。
— END —
感谢您的阅读!分享转发,貌美如花!推荐好友,惊喜常有!关注点赞,好运不断!
文章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