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丝瓜汤家庭”这个词可太扎心了,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进行情感绑架,就像那句“我天天给你炖丝瓜汤降火,你还顶嘴?” 看似关心,实则是把孩子的委屈和反驳都狠狠堵了回去 ,像软刀子一样,伤人于无形。
再看看张晚意的原生家庭,简直就是“丝瓜汤家庭”的反面,堪称“蜜罐子”本罐。
张晚意出生时父母年纪较大,属于晚婚晚育,他还有个大三岁的姐姐叫张晚情,两人名字合起来是“晚来的情意” ,从名字就能感受到父母深沉又浪漫的爱,从出生起,他就是被满心期待降临到这个世界的。
小时候张晚意跟着姥姥长大,父母并没有把“陪读”“牺牲”这些话挂在嘴边,而是认真经营自己的生活,恩爱又和睦。
父母很注重对他的艺术培养,小学二年级就送他去学钢琴,后来他不想学了,父母也没翻旧账、强迫他继续,给了他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姐姐就像个贴心又严厉的小家长。张晚意偷买游戏机,姐姐会真的上手抢,可抢完不忘给他煎个荷包蛋。
这种有打闹又有关爱的相处模式,可比那些打着“为你牺牲一切”旗号的亲情温暖太多了。
如今张晚意拍戏赚钱,钱直接打在老妈卡上,记者问他怕不怕被管光,他笑着露出虎牙说 :“家里就我挣得多,不给他们给谁?”一个“给”字,满是对家人的爱与担当,和“交”字背后隐藏的被迫感、亏欠感完全不同。
还有高考那年,第一年张晚意考上了同济大学表演系,但他觉得没达到自己的目标,想要复读。
父母没有哭天喊地说“咱家条件一般别折腾” ,只是温柔地说:你想清楚就行。就这一句话,给了张晚意重新出发的底气,第二年他成功考上了北电。
“丝瓜汤家庭”总是把“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不听我的”挂在嘴边 ,而张晚意的家庭却是“我们永远支持你,你只要对自己负责就好” 。
一个用亏欠感束缚孩子,一个用安全感托举孩子。也难怪张晚意能成长得如此松弛、自信又有担当,这样充满爱的原生家庭,谁能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