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只有3个学生1名老师?升旗仪式上歌声震天,背后故事看哭无数人!
在广西漠川乡的协兴小学,新学期升旗仪式现场只有4个人。蒋双华老师缓缓拉起国旗,3个孩子大声唱着国歌。歌声回荡在空旷的校园里,却格外响亮感人。这样的微型学校全国还有不少,同样在恩施大山里,油竹坪教学点也仅有3名学生和56岁的李西年老师。
蒋老师身兼数职,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不仅要教语文、数学,还要教体育、道德与法治。甚至连幼儿班的孩子也要他带着。他吃住都在学校,晚上还要看管住宿学生。他的妻子在学校担任保安,偶尔还给孩子们做饭改善伙食。
李西年老师在油竹坪教学点已经坚守十年。他每天驾车在崎岖山路上行驶80分钟才能到校。尽管只有3个学生,课程却一门不落。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全都按规定开齐。
对这些山村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孩子们大多来自留守儿童家庭,有的是单亲或低保户。他们无法到外面上学,教学点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放学后,老师站在校门口目送孩子们沿山路远去。经过一年朝夕相处,他们之间已有了一种近乎亲情的信赖。
音乐美术课是最让李老师头疼的。他利用网络资源自学,做笔记再转教给学生。遇到不懂的就记在本子上,打电话向专业教师请教。虽然条件艰苦,但午餐从不马虎,牛肉炒豆芽、土鸡烧土豆干、炒菠菜天天不重样。
随着城镇化推进,这样的教学点正逐渐减少。等这3名学生升入三年级,就将前往集镇中心小学寄宿。如果没有新生到来,这个教学点或许会被撤销。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却依然让人不舍。
很多网友不知道,国家为保障偏远地区教育投入巨大。像蒋老师这样的乡村教师,每年都能获得专项补助。他们用青春照亮了山里孩子的求学路,这份坚守值得每个人尊敬。
山村教学点虽小,传递的知识和爱国情怀一点也不少。每周升旗仪式照常进行,国歌声照样响亮。这些孩子可能现在还不完全明白,但他们从小就知道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
当我们城市里的家长为择校烦恼时,这些山村孩子正珍惜着每一个学习机会。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但他们有老师全部的爱和关注。这种教育温度,是任何大城市名校都无法比拟的。
蒋老师说过一句感动无数人的话:“只要还有一名学生,我也会坚守在这。”这份承诺,重于千金。正是有这样的人民教师,山村孩子才有机会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看着师生四人升旗的画面,不禁想起我们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学校也很简陋,但快乐很简单。现在的孩子被各种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而这些山村孩子依然享受着纯粹的学习乐趣。
或许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教学点会彻底消失。但老师们点燃的灯火不会熄灭,它们会继续照亮一代代孩子的成长之路。让我们向这些坚守在教育最前线的人民教师致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