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泊如
编辑 | 文定
近日,深圳水贝传出黄金商家跑路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甚至引来央视新闻的关注和报道。
综合各方消息,目前该事件还未完结。据悉,“跑路”的商家为粤宝鑫,在水贝市场里卖黄金原料,从个人和市场手上收旧黄金后,熔炼成新板料卖给零售商赚差价。
受其“跑路”拖累的商家众多,至少涉及400名。其中金额较大的商家未追回款项高达400万元,被卷走几十万元的受害商家也为数不少,总计案件金额或超过1000万元。
目前,多名商家已报案,深圳警方也已立案调查,该案件已并非普通的合同纠纷案件,而是可能追诉至刑事案件。
受害商家至少涉及400位
涉事供应商名为粤宝鑫,是水贝市场中规模较大的黄金原料中间商之一,其为下游加工商户提供黄金原料。此外,也有不少外地商户会将回收的黄金邮寄给粤宝鑫进行结算。按照“行规”,合作普遍采用先支付定金,再提货的交易方式。
9月13日,与粤宝鑫有合作的商家登门发现,粤宝鑫突然关门停业,老板也处于失联状态。据央视网的报道,本次事件累计涉案金额估计已超过1000万元。
广东深圳水贝黄金商户的王先生表示,众多受害者自发组织了一个群,除了被卷走400万元的大商户,被卷走几十万元的受害商家也为数不少。“这个群受害者有400人左右,还有人在加进来,还有很多从外地过来的受害者。”王先生称。
在高价值损失的案例中,上游供货方普遍遭受的损失更大,其中一名商家透露被卷走多达400万元。因为下游商户仅支付部分定金,而上游供应商被拖欠的往往是全部货款,部分商家寄送的数百克黄金原料,至今未收到结算款项。
目前粤宝鑫门店已被物业贴上了封条,多名受害商户向深圳警方报案,深圳警方表示已立案调查。立案则意味着案件性质已超越单纯的商业合同纠纷,司法机构将视此事件视为潜在的刑事案件处理,旨在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之后,警方会确定粤宝鑫是否将客户支付的定金和上游供应商赊账的黄金原料,用于高风险的对赌或者期货交易。判定其行为是正常的经营失败,还是构成蓄意合同欺诈。
如果调查证明,粤宝鑫在收取客户定金或上游供应商实物黄金(赊账)时,就具有非法占有这些资金或黄金的故意,并通过虚构事实(如承诺供货或提纯服务)来骗取财物,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此外,如果其操作涉及向不特定对象承诺,高额回报或涉及未经批准的期货交易,则可能触犯非法集资或非法经营的相关法规。
在粤宝鑫事件发酵后,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也于9月26日发布《倡议书》,倡导商家应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变相期货交易、高杠杆对赌等违规行为,并强调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拒绝所有脱离实物的虚拟交易和杠杆投机。
派代整理6份,各平台大咖分享干货
有需要的派友,扫码领取哈
投机倒把的商业模式不可取
粤宝鑫停业后,曾有市场传言称“水贝市场金料商出现跑路潮”。近日,广东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文扬出面辟谣,表示存在夸大和不实。
此外,网传此次事件还涉及了胖东来。但据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报道,此次事件与胖东来无关,而是涉及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内的一家金店,该金店委托粤宝鑫提纯,总重量超过一公斤,目前价值90万元的黄金尚未取回。
虽然网传“跑路潮”经证实为假。不过,目前确有多家黄金原料供应商发布了“清算”公告,其中铭久金业便称,“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将开始清算,所有订单存料按照9月13日融通金金价全部结算。”
部分商家也坚守了道德底线,“已经在变卖个人资产去还债了”,这些商家目前还是计划把客户的钱全部结算,把账还了。另一名大商家也表示,“我们没有跑,一直在清算,预计要亏7000多万元。”
为何会集中出现几家黄金原料商倒闭的情况?事实上,部分原料商的商业模式早已变质,从赚取原料差价变成了靠投机倒把赚钱的高杠杆“庄家”。
粤宝鑫的客户只需支付一笔极少的定金,即可锁定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大批量黄金价格。也就是说客户用少量资金,就可以控制远超自身规模的黄金交易量。当料商(如粤宝鑫)接受客户的低定金锁价订单时,如果他们还没有在正规市场进行对冲,实际上是在与客户进行“对赌”,赌未来金价会下跌或保持稳定。
图源:第一财经
同时粤宝鑫等料商向上游供应商获取黄金原料时,又可以采取赊账方式。新疆黄金首饰店商户雷先生向央视新闻透露,”9月10日给它寄了1.2公斤黄金,9月12日早上到的,9月13日中午开始慢慢联系不上。我们这种寄了黄金旧料的,相当于把我们的黄金吞了,金额达到80万元左右。”
粤宝鑫等利用上游供应商的无担保商品信贷,获得了大量的黄金,供投机的资金规模也更大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涨幅较大,导致粤宝鑫等面临灾难性的亏损。
水贝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高交易量、快速周转和对人际的信任上。交易严重依赖人际信任和非标准化合同。一旦一个核心料商崩溃,由此产生的信任危机会迅速蔓延,容易让市场内的商户产生恐慌和挤兑。
这种交易模式,独立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等正规市场,总归还是缺乏一个集中、全行业通用的清算所和正式的抵押品机制。
粤宝鑫倒闭前实控人“金蝉脱壳”
从粤宝鑫跑路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粤宝鑫等料商在水贝市场长期运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行业“背书”和信任,但此次事件证明,人情和名声背书的可靠性是很脆弱的,商家需注意合作伙伴的经营风险信息。
企查查信息显示,粤宝鑫全称为“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2025年5月,粤宝鑫发生人事及场所变更,原实控人戴伟退出,谈广出资100万元便获得粤宝鑫100%股权。
对这一临近崩溃前的所有权转让,或许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原大股东可能已经意识到粤宝鑫的债务结构不可持续,并在倒闭前进行了一次资产/负债剥离;第二,新股东可能继承了一盘“濒死”的棋局,试图通过进一步的投机来挽救局面,最终触发了不可逆转的资金链断裂。
目前,深圳警方已立案,而判断粤宝鑫是否存在欺诈或资金挪用,粤宝鑫在跑路前的异常动作或将被重点关注。粤宝鑫在倒闭前不久进行了所有权变更,这或是判断是否存在欺诈意图的关键证据。如果粤宝鑫存在欺诈,则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金的高价值、流动性以及易于匿名转让的特性,黄金行业历史上就存在多种高风险实践,例如“收旧料、借料赚利息”和“板料高卖低买”等。这些现象表明,行业内部控制或存在缺陷,部分参与者倾向于通过复杂的金融化操作来最大化利润,而不是专注于严格的合规性管理。
有黄金行业的料商表示,在粤宝鑫事件发酵后,即使他们这些商家在财务上是健康的,这种信任的丧失也会迫使市场参与者提高调查成本,降低交易速度,从而增加整个供应链中的隐...易成本。
不过,从目前深圳警方已对粤宝鑫事件正式立案来看,也可见监管机构对追捕逃逸负责人采取的严肃立场。未来,期待黄金市场的监管更加严格,内部控制更完善,会员准入审查标准更详尽。让高度概括性的“定金”合同淘汰,客户的实物原料和资金得以有效保护。
参考资料:
[1]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有人被卷走400万元,深圳警方已立案 . 央视网
[2]深圳水贝16家黄金商跑路?行业协会:网络传言存在夸大、不实!公安已介入 . 深圳市法学会
[3]倡议书 .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
[4]人去楼空!深圳水贝一黄金商“跑路”,有人被卷走400万元,警方已立案 . 羊城晚报金羊网
电商人进群
限时免费,电商老板/运营进群
进「淘系、抖音、拼多多、小红书
视频号」等商家群,找派代群管↓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