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被老板性侵后的700天,她身穿被性侵那天的衣服出庭,从耻辱到战袍的700天抗争!

崔丽丽被老板性侵后的700天

崔丽丽被老板性侵后的700天

2025年9月23日,崔丽丽走进法庭时,身上穿着的正是两年前遭性侵当天那套衣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挺直脊梁,与丈夫十指相扣。“2年前它见证了我的耻辱,现在已是我的战袍。”她平静的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2023年9月22日,作为汽车行业销售总监的崔丽丽受公司指派赴杭州出差。在商务宴请上,老板以“为项目”为由要求她陪客户喝酒。尽管不愿,但为了工作,她不得不饮下那一杯杯改变命运的酒精。

酒店监控记录下了那个夜晚的残酷片段:秃顶老板抱着意识模糊的崔丽丽回到酒店,在电梯里就开始对她动手动脚。凌晨4点50分,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地躺在老板身边。

勇敢报警

第一时间冲破困境的抉择

“我是在上班路上了解到这件事,她当时给我打了个电话,很委婉地说了。” 崔丽丽丈夫回忆道。得知妻子遭遇性侵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当时问她报警没有,她说没有,我就说我替你报警。”

大多数性侵受害者选择沉默,而崔丽丽却在第一时间告诉了丈夫并勇敢报警。她的报警决定源于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丈夫坚定的支持和陪伴,成为她冲破困境的关键力量。

事发后,崔丽丽的丈夫一路陪着她取证报案、打官司、看病,还包下所有家务活。面对网友对其丈夫的恶评,崔丽丽坚定回应:“我觉得我老公就是全世界最棒的男人,恰恰他们做不到。”

在遭受创伤后,崔丽丽出现了严重的躯体化反应,常常一个人呆在屋里。但有了家人的支持,她依然坚持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

不畏污名

为何不惧影响名誉与仕途

刑事案件赢了,工作却丢了。2024年4月18日,公司以“未遵守请假制度、无故旷工”为由将崔丽丽强制开除。这并没有阻止她继续维权。

面对世俗对性侵受害者的偏见,崔丽丽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她清楚地知道,公开反抗意味着将自己的隐私暴露于公众视野,但她依然选择站出来。“你要考虑到后期污名化对你生活的影响,对你工作的影响,相当于把所有的一切都舍弃了。” 崔丽丽丈夫曾这样描述他们面临的现实。

社交媒体上不乏质疑之声:“穿成那样参加酒局,不就是故意的吗?”“醉成那样,怪谁?”这些言论与布鲁塞尔“这是我的错吗?”展览中那些被性侵者的衣物形成残酷呼应——无论穿什么,受害者总是被指责。

崔丽丽的勇气在于,她拒绝被这些污名化言论所压制。她明白,真正的耻辱不在于被侵害,而在于让施暴者逍遥法外。这种认知支撑她顶住压力,坚持维权。

法律革新

首例性侵工伤认定的历史意义

经过8个月的努力,包括多次治疗和专家鉴定,崔丽丽成功认定了工伤,成为中国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的案例。

2024年12月3日,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该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五)项规定,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这一认定开创了司法先例。2025年3月,仲裁委判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赔偿113万元。从3000元精神赔偿到113万元工伤裁决,崔丽丽案重新定义了职场性侵的法律后果。

案件的影响已超越个人命运。上海浦东已试点“职场性侵快速通道”,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免费取证和心理干预;北京、上海等地将心理治疗纳入工伤报销。《妇女权益保障法》已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反性骚扰制度,多地正在推进更细致的地方条例。

社会转变

一个案例推动的集体意识觉醒

崔丽丽创建了“丽丽的战争”账号,与公益组织合作制作《职场女性安全手册》。这份手册详细介绍了怎样保存证据、申请援助、识别高危场景,成为普通女性的生存指南。

她的抗争鼓舞了其他沉默的女性。如今,崔丽丽已成为职场被性侵女性的倾诉树洞。她将自己的伤痛转化为力量,帮助有着类似经历的女性走出阴影。

这个案例引发的讨论甚至推动了媒体话语体系的变革。许多人注意到,媒体反复提及“崔丽丽案”,却让加害者隐身在舆论焦点之外。网友纷纷呼吁案件改名,让加害者现形。

这种集体意识的觉醒,标志着社会对性侵态度的转变:从要求受害者“自证清白”到追问施暴者的责任。

真正的正义不是让受害者站出来照亮黑暗,而是让黑暗再也无法藏身。

从个体抗争到制度保护

维权之路仍有挑战

尽管崔丽丽案取得了突破,但职场性侵受害者仍面临重重挑战。在她之前,何思云老师因举报猥亵女童案遭到停职,这反映出举报者可能面临的报复风险。

污名化依然是受害者寻求正义的主要障碍。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案例显示,性暴力受害者因害怕被家人和社区排斥而常常选择沉默。这种沉默成为“无声的杀手”,加剧了受害者的创伤。

立法的进步需要与社会观念转变同步。最高检修订的《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体现了对性侵案件“全方位从严惩治”的司法政策,但成人职场性侵的专门保护机制仍有完善空间。

崔丽丽案提醒我们,保护受害者不仅需要法律条款,更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系统,包括心理辅导、就业保障和社会认同,帮助她们重建生活和尊严。

崔丽丽的故事不仅是关于法律维权的胜利,更是关于个人尊严的重建。从2023年9月到2025年9月,整整700多天,她从一个受害者成长为维权象征。

如今,崔丽丽身穿那件“战袍”走进法庭的身影,已成为中国女性权益保护的一个标志性时刻。她的抗争推动了上海浦东“职场性侵快速通道”的建立,促进了北京、上海等地将心理治疗纳入工伤报销。

当更多人接过崔丽丽传递的勇气,正义才不会迟到。每一位为她摇旗呐喊的女性,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积蓄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