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派-明代后期出现的文学流派

公安派

《公安派》,此词条收录于10/02,仅供参考

      公安派(亦称“性灵派”)是中国在明朝万历时期文学领域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以被称为“公安三袁”的袁宏道、袁中道和袁宗道兄弟为领袖。三袁兄弟之外,另有一位重要的作家江盈科。公安派诸人的作品风格明白晓畅,不以涂饰为工,其中以袁宏道成就最高,具有“独往独来,自抒其逸”的气概。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便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口号。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提出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发前人之所未发。袁宗道文学创作由模拟复古派转变为反对复古派也就是1587年(万历十五年),是公安派的起点。从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袁宗道去世的第二年到1626年(天启六年)袁中道去世为公安派衰落期。

      公安派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对后世的散文创作影响较大。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