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周刷手机时,突然弹出一条消息:中国奥委会官方宣布,18岁的全红婵成为了巴黎奥运会推荐官之一,她又有了新身份,并现身香港。
我第一反应是:等等,婵宝才刚满18岁啊!
再仔细一看名单,和婵宝并列的是乒乓球传奇马龙、冬奥冠军徐梦桃、短道速滑名将任子威……哪个不是战绩赫赫、经验丰富的老将?
而婵宝,一个刚满18岁、甚至只参加过两届奥运的“小朋友”,凭什么?
但转念一想——她可是全红婵啊。
是的,就是那个2020年在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上“水花消失”、震惊全球的女孩,现在大家都亲切称她来婵宝了;
就是那个赛后说“想赚很多很多钱给妈妈治病”的朴实小姑娘;
婵宝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又成功卫冕,还和陈芋汐一起拿了双人金牌呢!
她凭什么?就凭她足够“顶”,没有之二呀!
01 她顶住的,不只是水花
婵宝的职业生涯,说起来更像一部“高速成长小说”,说来有点传奇式的。
她14岁入选国家队,同年出战奥运,一跳封神。
很多人都说她是“天降紫微星”,是几十年一遇的天才,其实天才都是练出来的。
但如果你看过她早期训练的纪录片,就知道她走过的路一点都不轻松。
每天陆上训练300次,水上训练120次。
婵宝曾说:“跳得不好晚上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在回放动作。”
东京奥运会前三个月,婵宝才把全套动作学齐。
没人知道她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每个动作都练到极致的。
而她最“顶”的一点在于——
成名之后,她没有飘,也没有垮。
发育关是每个女子跳水运动员的噩梦。身高长、体重增,意味着动作容易失控,水花再也压不住。
2022年,她确实经历过一段低谷,几次大赛输给队友陈芋汐。
但2023年起,她逐渐适应了身体变化,技术调整到位,再次回到巅峰
蒙特利尔世界杯,她跳出全场唯一的满分;
多哈世锦赛,她逆转夺冠。
她顶住了命运的馈赠与考验,也顶住了成长的烦恼。
02 她代表的不只是体育,更是一种“可能性”
全红婵被选为奥运推荐官,不仅仅因为她成绩好。
她身上有一种极其珍贵的“真实感”。
还记得她走红之后,记者问她比完赛最想干嘛?
她说:“想吃辣条。”
后来有企业直接送了一车辣条到她老家。
奥运会后,她说自己还没去过游乐园,广东长隆直接邀请她免费玩遍全场。
她就像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那种小姑娘:爱玩、贪吃、有点害羞、说话直接。
但她又极其不像一个“典型明星”——
不刻意、不包装、不说什么漂亮话。
她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纯粹的人”:一心只想跳好水,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而这种纯粹,恰恰是体育最动人的底色。
03 18岁,她去读大学了!
婵宝将在9月13日,全红婵正式入读暨南大学体育系,校长还是苏炳添,那个遭她摸大腿的大哥哥。
她之前就去过学校了,并晒出过在学校的照片,穿着校服,笑得特别开心。
网友都在调侃:“恭喜全妹喜提‘学术红’皮肤!”“以后就是大学生全红婵啦!”
但其实,这对运动员来说并不稀奇。
北体、上海体院等高校一直以来都是许多运动员“学业深造”的选择。
比如朱婷曾在北师大读历史,苏炳添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运动员边训练边读书,早已是一种常态。
但全红婵的上学,还是让我有点感慨。
几年前,她还是个说“没时间读书,只会跳水”的懵懂小孩;
如今,她已经成为大学生,身份也从“天才少女”逐渐转向“成熟运动员”。
她没有被成绩绑架,也没有被名气吞噬,而是在稳步地、认真地长大。
04 所以,为什么她能成为奥运推荐官?
答案或许已经很明显:
她实力够硬:奥运冠军 世锦赛冠军 世界杯冠军,成绩摆在那儿;
她形象干净:专注体育、积极向上、无负面新闻;
她极具路人缘:真实、朴素、有亲和力;
她代表新生代:00后运动员的崛起,体育精神的传承。
中国奥委会选择她,不仅是肯定她的现在,更是看好她的未来。
下一届奥运会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期待她再创佳绩。
她不需要变成别人,她只要继续做全红婵。
那个跳水上从不让人失望、采访里永远真诚到底的女孩。
写完这篇推文的时候,我又去重温了她东京奥运会的跳水视频。
依然起鸡皮疙瘩。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她今年也才18岁。
是一个刚上大学、爱打游戏、喜欢吃零食的普通女孩。
但她站在跳台上时,一点都不普通。
她代表了中国体育的传承:
从郭晶晶、吴敏霞,到陈若琳、施廷懋,再到全红婵——
中国跳水“梦之队”的代代坚持,从未断档。
她也代表着一种更广阔的未来:
运动员不再只是“比赛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泪、能跳水也能读书的年轻人。
最后我想说:
全红婵,你值得!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我们等你再次惊艳世界!
--END--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