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抗洪抢险你能做些什么,抗洪中扛起责任 坚守中践行使命——贵州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

贵州抗洪抢险你能做些什么

8月22日,中国应急管理报五版整版刊发稿件《抗洪中扛起责任 坚守中践行使命——贵州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个人事迹选登》。全文如下:

今年入汛以来,贵州省多地遭遇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面对汛情,贵州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争分夺秒转移群众,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涌现出一批抢险救灾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近日,贵州省对抢险救灾中106个表现突出集体、9名作出重大贡献个人以及600名表现突出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本报现选登贵州省应急管理系统三位表现突出个人事迹。

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

——记贵州从江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潘祖鹏

■本报记者 张安妮

贵州抗洪抢险你能做些什么

6月29日,潘祖鹏(右)到受灾较重的下江镇核查灾情并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蒙大雄 摄

“拼了命也要确保群众安全。”41岁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潘祖鹏提到防汛工作时说。从江县位于黔桂交界,山高谷深如刀削、沟壑纵横似蛛网,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今年入汛以来,从江县先后遭遇“6·24”和“6·28”两次特大洪涝灾害。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县城一度告急。潘祖鹏带领该局干部职工奋战在防灾抢险第一线,彰显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

“个个有去处、人人有保障”

“科学研判和当机立断缺一不可。”回忆起两度抗击洪水的经历,潘祖鹏感触很深。

6月24日,接到洪峰预计超警戒水位6米的预警时,潘祖鹏建议按超警戒水位8米标准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终最高水位达195米,超警戒水位7.5米。

“应对洪涝灾害万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潘祖鹏深知,群众提前一秒撤离,就多一些生的希望,“一旦洪水涌入,就如脱缰的野兽,将带来巨大的破坏力。”6月24日11时42分,他紧急推动发布《关于从江县城所有临江房屋内群众紧急撤离的通知》。10分钟内,撤离指令直达一线,各级干部通过大喇叭、微信群、敲门入户等方式组织人员快速撤离。当洪峰到达时,群众已安全撤离。

6月24日和28日,在从江县两次洪峰过境的生死考验中,潘祖鹏采取的“三个一遍”转移法成为救命的“法宝”,即社区干部动员一遍、洪区干部排查一遍、消防救援和公安人员清查一遍,最终确保了70186名群众的平安。“三个一遍”转移法被贵州省推广,为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借鉴。

安置群众时,潘祖鹏总结出的“四个一批”方案同样高效,即通过投亲靠友安置一批、利用宾馆酒店安置一批、设立应急避险点安置一批、借助学校教室和机关单位会议室安置一批,最终让15693名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确保每名群众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病能医,并协调进行心理疏导,实现“个个有去处、人人有保障”。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救援力量”

洪水过境期间,潘祖鹏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带领全局党员干部通宵达旦地调度雨情水情灾情、汇总数据、统灾报灾、连夜调运救灾物资到灾区一线。那段时间,潘祖鹏每天休息时间不足3小时,在指挥中心、物资仓库、灾区三点一线连轴转,人瘦了一圈儿。家人心疼地打电话劝他歇一歇,他只是沙哑着嗓子说了一句话:“大家都在拼命干,我怎么能休息?”

汛情就是命令,预警就是防线。在今年汛期来临前,潘祖鹏就推动在县城原有5个洪区基础上牵头增设下江、停洞2个洪区,明确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在全县62个关键卡点部署258名值守人员,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实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救援力量”。两次洪峰过境期间,应急抢险救援队多次成功救下被困群众,通过“破窗施救 索道转运”的方式,共成功救出74名受困群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潘祖鹏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对接上级支援,争取到中央和省、州调拨的7572件应急物资。源源不断的援助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同志应对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洪水退去之后,作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主任,潘祖鹏马不停蹄地启动“清淤—保通—防疫—重建”四步工作,组织调度1.5万名干部群众开展清淤,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县城及下江、停洞两镇的清淤任务;协调县卫健部门完成3轮全域消杀,覆盖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420处;督促电力、通信单位24小时抢修,推动全县于6月30日实现水、电、路、信全面“四通”。对2742栋受损房屋的鉴定评估等工作,他督促县住建部门建立“一户一档”,协调争取38名专家开展安全鉴定,确保群众能够早日返家。

当该县群众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时,潘祖鹏没有为取得的“零伤亡”成绩沾沾自喜,而是深刻反思其中暴露的问题。“我们在监测预警、应急物资调配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潘祖鹏顾不上休息,又一头扎进新的工作中,组织撰写复盘报告,推动完善监测网络,牵头解决加勉乡等暴雨中心预警盲区问题,同时带领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申报改扩建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提出无人机、大型抽排水泵等新装备采购计划,补齐基层应急队伍装备落后的短板。

“洪水虽然已消退,但是目前仍然处于汛期,必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坚决确保群众安全度汛。”潘祖鹏坚定地说。

把信息传准把人员调对把保障做好

——记贵州习水县救灾减灾中心主任王健权

■通讯员 张晓鸣 本报记者 罗雄鹰

贵州抗洪抢险你能做些什么

7月14日,王健权(前)到习水县土城镇长坝村核查灾情。陈玉容 摄

“我们被困在植物油厂,现在雨很大,巷子里水流很急,需要救援。”7月8日23时许,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救灾减灾中心主任王健权接到求助电话,能听出电话那头求救人的慌乱。“别慌,先说清楚具体位置和人数,救援人员很快就过去。”王健权握着电话的手微微用力,声音却很沉稳。他一边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一边用纸笔快速记录着详细信息。挂断电话后,王健权立即联系习水县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按照就近原则调派救援人员前往救援。

在习水县“7·8”洪涝灾害应对工作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那段时间,王健权的嗓音沙哑了,双眼布满血丝,但脚步从不停歇。他和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防汛应急响应启动准备、分布式管理系统运行保障、突发事件信息填报、灾后重建资金需求统计上报等多项工作。

精准“传令兵”

7月8日至9日,习水县遭遇强降雨,13个乡镇出现大暴雨,11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最大累计降雨量达261.3毫米。

7月8日15时30分,从习水县启动防汛Ⅳ级响应开始,王健权就守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时刻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未来3小时,杉王街道、土城镇降雨量将达150毫米以上,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当日23时10分,习水县将防汛Ⅳ级响应提升至Ⅲ级响应。

“全局人员15分钟内赶到单位备勤”“融媒体中心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预警信息”“杉王街道马上‘叫应’受威胁群众,准备转移”……随着防汛响应等级的提升,王健权愈发忙碌起来。尤其是7月9日1时30分,习水县防汛Ⅱ级响应全面启动后,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在习水县应急指挥中心,王健权双眼紧盯大屏幕,从防汛Ⅳ级响应启动到防汛Ⅱ级响应启动,每一次预警信息发布前,他都反复核对,确保乡镇名称、预警时段等关键信息准确无误。

“他调数据的速度比我们还快,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系统运行保障人员到一线参与救援后,曾负责过此项工作的王健权主动补位,第一时间通过智能防灾减灾平台调取全县气象信息数据,借助已接入的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适时调取监控画面,为相关负责人科学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冷静“指挥官”

“喂,是应急管理局吗?我们被困在房子二楼了,你们快来救救我们。”7月9日1时许,一通夹杂着孩子哭闹声的求救电话让王健权的心揪了起来。“别急,告诉我具体地址,多少人?”王健权拿起笔详细记录被困人员信息。

“御景山居小区一栋老房子内有7人被困,其中有3个孩子,你们迅速调派最近的救援人员去救援。”挂断电话,王健权又迅速回拨求救号码:“救援人员正在赶来,家里有手电筒吗?朝外面晃,让救援人员快速找到你们。”

7月8日晚,习水县应急救援中心人员分成3个组,每组10人,分别在县城受灾较为严重的新华桥、黑桥和西城区组织群众开展紧急转移。“报告值班室,御景山居7名被困人员已经全部安全转移。”半个多小时之后,听到被困群众转危为安的消息,王健权悬着的心刚放下,又被新的求救电话吊起。“黑桥小沟有13人被困”“有6人被困于习酒园南区后门一商铺二楼”……一整夜,求救电话接踵而至,王健权始终保持冷静,向救援人员精准传达被困人员信息,合力保障群众平安。

采访中,当记者问及那一晚接打了多少电话,王健权笑了笑说:“记不清了,手机和值班电话的铃声几乎没停过。”

贴心“保障员”

7月9日下午,雨势渐缓,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县城内涝严重,我们现有的排水设备难以满足需要。”王健权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请求支援。

7月9日19时许,遵义市应急救援大队和该市汇川区、红花岗区、播州区派出的共19名救援人员携带装备陆续抵达习水县。汇川区2人可到汽车贸易城、播州区7人可到杉王壹号小区、红花岗区3人可到习水宾馆、市应急救援大队7人可到城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地下停车场……作为工作联络员,王健权在增援人员到来前就已对县城内涝点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作出初步部署,确保增援力量能精准投放。

“给兄弟们安排热乎的饭菜,住的地方尽量离现场近点。”在带领增援队伍抵达作业现场后,王健权拨通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后勤人员电话细心叮嘱。

7月10日,洪水退去,但王健权的工作还没有结束。电脑前的他,正在用沙哑的声音陆续联系各乡镇(街道),收集并整理了3个成功转移案例;统计灾后重建资金需求,形成报告上报习水县人民政府;跟随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到受灾最为严重的长坝村等地开展灾情核查……一直到7月11日2时许,他才停下忙碌的脚步,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单位。

习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小松说:“王健权虽然没有去一线,但他坚守后方,把信息传准、把人员调对、把保障做好,这同样是在应急。”

采访最后,记者问连续工作累不累,王健权笑了笑,说:“护百姓平安,是应急人肩上最沉的责任。只要能把这份责任扛好,再苦再累都值得。”

及时精准“叫应” 准确提供信息

——记贵州榕江县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刘诗俊

■通讯员 刘超琴 本报记者 罗雄鹰

贵州抗洪抢险你能做些什么

6月25日,刘诗俊(左三)与同事在榕江县进行灾后清淤。杨薇 摄

“这几天有雨,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8月12日一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刘诗俊刚踏进办公楼大门,就来到值班室查看天气情况。做好部署后,他立即将消息转发至基层,提醒基层抓好防范工作。

进入汛期以来,刘诗俊始终紧绷神经,肩负着对基层“叫应”、对上级提供准确信息的重要责任。面对6月24日、28日两轮洪峰带来的挑战,刘诗俊前后在岗位上坚守19天,没有回家,带领工作人员做好应对工作。

预警调度毫不松懈

坚守阵地争分夺秒

洪水未到,预警先行。6月24日,榕江县遭遇特大洪灾,汹涌的洪水如同猛兽,向榕江县城扑来。6月18日,在接到省、自治州的防汛调度令后,刘诗俊和他的同事们就已经开始早晚不停调度,办公室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现在水位多少,预警信息赶紧发出去,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6月23日,窗外的暴雨还在持续,在值班室坚守了几天的刘诗俊面对不断升级的汛情,将电话、微信、政务网、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所有能“叫应”到一线的渠道全部利用起来,与同事们一起,以10分钟一次的频率报送都柳江、平永河、寨蒿河的水位变化情况。电话声、指令声、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他像一颗铆钉,牢牢钉在县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台前。

短短24小时内,防汛Ⅳ级响应连续升至防汛Ⅰ级响应,形势异常严峻。

刘诗俊双眼紧紧盯着实时变化的卫星云图和水文数据,不敢有丝毫松懈,得保证拿出确切的数据,为有关负责人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时间来到6月24日3时,刘诗俊还在值班室值守,他说:“预警信息早一分钟传出去,危险区域的群众就多一分希望。”

暴雨持续侵袭。6月28日早上,该县应急管理局会商室内所有人都十分焦急。

当会商研判出榕江干流将出现远超历史极值的洪峰时,刘诗俊凭借对雨情水情的精准把握,果断给县委、县政府提出关键建议,为后续七个半小时惊心动魄的战斗赢得宝贵时间。

随着一道道指令发出,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在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内,将危险区域内的数万名群众安全转移至预定安置点。

心系群众全力安置

马不停蹄面面俱到

洪水漫过河堤,不断向两岸侵袭。

刘诗俊尽全力安置好受灾群众,抓好物资保障。“库里面的物资全部调拨出来。”作为榕江县应急救援中心的“当家人”,刘诗俊要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病能及时就医。连续奋战多日,满脸疲惫的刘诗俊依然咬牙坚持,马不停蹄地协调物资,矿泉水、方便面、被褥、帐篷……他一遍遍核对清单。物资一到,他马上带头当起搬运工,卸货、分发……力争面面俱到。

“被子不够了,找刘诗俊。”“还需要更多的帐篷,找刘诗俊。”在安置点现场,总能听见这样的话——有困难,找刘诗俊。他耐心倾听群众需求,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刘诗俊回忆,当时情况复杂,受灾群众很多,少了一位老人的被褥。他得到消息后,立即从物资储备库中拿了一床被褥,送到老人手上,并耐心安抚老人情绪。他说:“灾害是无情的,但人心不能凉。乡亲们受到了惊吓,更需要我们在身边。”

然而,作为自己小家的“主心骨”,面对女儿提出的“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这一问题,刘诗俊只能尽量安抚家人。当时家里出现了停水、断电的情况,他依然以群众为先,坚守岗位,直至洪水退去。

洪水退去,留下满城的淤泥、中断的道路。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洪水摧残得一片狼藉,刘诗俊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灾后重建,一刻也不能等。

他来不及洗去一身的疲惫,抓起铁锹,投身灾后重建的战场。清淤排险,他冲在前面,铲淤泥、通沟渠,动作干脆麻利。汗水流进眼睛、浸透衣服,他只是用手一抹,把汗一甩,继续埋头苦干。

灾后重建工作陆续完成之后,安置点的群众开始有序归家。刘诗俊马不停蹄地组织开展善后工作,将物资装备盘点回收,分类归置入库。

7月6日,工作节奏终于开始放缓,从6月18日便开始坚守岗位的刘诗俊才松了口气,回家休整片刻。

“他的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对待工作十分认真,12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谈起刘诗俊,榕江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江家贵评价道。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