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请点个关注!
9月3号的北京大阅兵可谓是震撼全球。这场阅兵盛典,不仅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更让全世界媒体聚焦于中国——在这次活动中,中国所展示的硬实力,实实在在的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维护和平的底气。
从划破长空的歼20家族战机梯队,到列阵通过的高超音速导弹方队,再到压轴亮相、彰显战略威慑力的核导弹部队,一系列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依次登场。
不同于一般的仪式,这次阅兵规格高、阵容强,传递的信号很明确:除了铭记历史,告慰当年为抗战牺牲的先烈之外,同时也是告诉世界,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守护和平,更会坚定的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就在阅兵式结束后的当天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他的回应透着一股少见的谨慎。林芳正先是不咸不淡地说“日本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相关动向,但对中方举行阅兵的意图,不便评论”,随后又话锋一转,赶紧往自己身上贴“和平标签”,表示日本绝不重蹈战争覆辙,战后始终走和平国家之路,这一立场已多次向中方传达。
熟悉中日互动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以往在对华议题上可没这么低调。不管是台海局势还是东海安全问题,只要中国有相关动作,日本往往会第一时间发声,态度直白甚至还带着点强硬,很少会说不便评论这种话。可这次面对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日本却突然收起了以往的尖锐,开始反复强调自己的“和平立场”。
而这次之所以态度如此收敛,说到底还是看清楚了两点:一是中国通过阅兵展示的实力,不是“炫耀”,而是实实在在的和平底气,日本硬来没半点好处;二是中国维护战后秩序、珍惜和平的态度非常明确,此时挑事只会破坏中日关系,所以才选择少说多表态,先把和平的帽子戴稳再说。
不过,话锋变软并不代表真的靠谱。判断一个国家的立场,终究要看行动而非口号。日本想要让人信服,至少要做好以下这几件事。
首先,就是正视历史,承担历史责任。日本首相石破茂不久前还去了靖国神社拜鬼。这种行为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怎么让人相信日本的和平诚意呢?!
其次,就是收敛军事上的锋芒。近些年来,在美国的有意松绑和日本国内部分势力的推动下,日本军力不断扩张,采购大量进攻性武器,还在周边岛链不断增加军事部署,同时和美国、欧洲国家频繁搞联合军事演习,演习范围越扩越大,早已超出“自卫”的范畴,这种趋势更让人怀疑日本的和平诚意。
所以说,如果日本只在嘴上谈和平,行动上却不断朝着“军事松绑”的方向走的话,这样的“和平承诺”,终究是让人难以信服!
点“赞” “在看”,感谢您的留言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