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退休政策是男同志60岁,女同志55岁。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绝大部分人到了七十岁精神还很好。
到70岁,男同志还有10年,女同志还有15年。我觉得,这10年、15年是退休老人的黄金时光。这个年龄的人,心态尚年轻,还有追求和激情。这个年龄的人,身体无大碍,生活能自理,双脚走得动。
现在退休的人,都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工作应该是八十年代初。前二十多年工资比较低,养家糊口都艰难。加之前些年交通不发达,出远门的机会极少。特别是那些长期在农村工作的,退休前没去过旅游的还大有人在。
去年退休时,单位的同事开玩笑问我“高老师,退休后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当然,对于我来说,当了留守老人七八年,孙女还小,上学需要我接送。退休后能跟孩子们在一起,自然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因此,前一天退休,第二天我就飞厦门了。
然而,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孙女大了,不需要我接送,孩子们也不需要我帮忙时,我又该怎么生活呢?何况很多人退休后确实没事可做。
前些年,有一个年轻老师突然辞职成了网红。她的辞职报告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不也是很多退休老人的心声么?这怎么不能成为退休老人追求的生活呢?
到外面的世界看看,随时去旅游,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先不说那点退休工资去不了几趟,到不了多远,就跟旅游团走马观花跑跑,也能让你累得够呛。
退休以后,孩子们也经常给我安排出去看看走走,但都是跟旅游团去的。比如去南靖土楼、云水谣玩了一天,早上出去,晚上回厦门了,两个人的费用是一千多。清明节去南京、苏杭、上海玩了几天,两人的费用又是一万多。还好是孩子们出的钱,我自己掏腰包的话,肯定舍不得。
说实在话,退休后的黄金时光怎样生活,既要考虑家庭现实,又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我认为过得健康、快乐、充实、有尊严、有价值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
假如没有任何羁绊,我心里也有一种理想的退休生活。那就是: 如侯鸟一样迁徙,浪迹天涯般生活,实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望。
自驾一辆空间稍大一点的车,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放后备箱,铺盖行李装后排,载着老伴浪迹天涯。
根据气候情况,冬春季节往南走,夏秋季节向北行。每到一处,租一农家小院住下,至少住上两三个月。房子要租离县城不太远又不能太近的周边农村,一个月房租不要超过几百块钱。不外出时自已买菜做饭,生活成本比在家里高不了多少,退休金完全能够承受。
现在各地交通都很发达,近处游玩可自驾,很多都能一天来回,稍远的,住一晚就行。周边玩得差不多了,再换另一个地方。
每年春节前,都回家与儿孙团聚,在家待到清明节,给祖宗上完坟又可以走了。十年下来,祖国大好河山就能让你走完。
这几年开始进入退休高峰期,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平时处得好的同事和朋友,几家人能约一起,当然更好。既可以互相有个照应,又可以在不出门的日子一起玩玩麻将打打牌。晚上还可以多做几个菜,一起喝两杯,特好。
这只是我的突发奇想,也只针对我这种钱不多但想法多的退休老人。当然,如果有钱,还是住五星级酒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