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校午餐撤菜是否发臭得说清楚,一份发臭的虾仁炒蛋,掀翻了上海50万份学生餐的餐..

一份发臭的虾仁炒蛋,不仅揭开了一家垄断企业背后的谎言,更牵动了无数家长脆弱的心。

9月15日中午,上海静安区某小学的食堂里,绿捷公司派驻的经理孙某某像往常一样检查着当天的食材。当他走到三箱已经解冻焯水的虾仁前时,一眼就看到了其中一盆约18公斤的虾仁里有着不该有的东西——虫子。

几乎同时,上海多个区的家长群里开始炸锅。有家长收到孩子发来的信息:“今天的虾仁炒蛋臭了,老师不让吃。”而另一所小学一年级的邵女士则接到女儿的求助电话:“妈妈,我吃到的菜有臭味,我都吃到呕吐了。”

一、问题虾仁与紧急撤菜

当天,上海多所学校的午餐计划都被打乱了。原本菜单上的虾仁炒蛋被临时撤掉,换成了小面包和饼干。一位王女士描述了她从孩子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老大说老师提前把这道菜倒掉后,再发的餐盒。老二说老师没倒掉这道菜,但是一再跟学生强调,不要吃虾仁炒蛋。”

学校的解释含糊其辞,有的说是“虾肠外溢,有泥沙”,有的则根本不作任何说明。而供应商绿捷公司面对质疑,最初对外宣称的原因是“虾仁里有细沙,但不是所有批次都有问题”。

家长们并不买账。如果只是泥沙问题,为何要如此紧急地大规模撤换菜品?为何有些孩子反映食物有臭味?更让人担心的是,涉事的绿捷公司是上海中小学营养餐的主要供应商,日供餐超过50万份。

二、隐瞒真相与企业谎言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试图掩盖真相的谎言浮出水面。在发现虾仁有虫后,绿捷公司内部经历了一番紧急沟通。静安区某小学的孙某某报告给公司品质部负责人钱某,钱某又上报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

然而,公司高层的决策不是坦诚公开问题,而是试图掩盖。张某某指令业务经理对供应全市211所学校的虾仁原料及菜品全部下架并销毁。第二天,他要求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宣称:下架原因系虾肠外溢,有泥沙。

这意味着,当家长和公众最初提出质疑时,绿捷公司心知肚明真相是什么,却选择用谎言来应对。这种瞒报食品安全信息的行为,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上海多校午餐撤菜是否发臭得说清楚

三、检测结果与真相大白

9月1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初步通报,称已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赴现场调查,并将相关样品送检。一周后,完整的检测结果出来了。

检测报告显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金...葡萄球菌肠毒素阴性。虾仁新鲜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防腐剂未检出。甚至9月22日的再次抽样核检也显示,“未发现正常视力可见的杂质、霉变、虫蛀”。

这似乎有些矛盾,最初报道的“有虫”和“发臭”与检测结果存在出入。但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再是虾仁本身是否合格,而是绿捷公司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后的处理方式。他们选择了隐瞒而不是透明,选择了谎言而不是坦诚。

四、校园餐安全与监管之责

这起事件暴露了校园餐安全管理上的漏洞。绿捷公司作为上海最大的学生餐供应商之一,业务覆盖上海16个区500多所中小学。但频繁中标的背后,该公司却面临多起诉讼纠纷。

就在上海“虾仁炒蛋”事件发生几天后,广东陆丰一所学校因食堂食品制作过程不合规,导致94名学生陆续出现肠胃不适。调查发现,原因是菜品在卤制后长时间常温储存,配餐前未复热。

这些事件提醒我们,校园餐的安全关乎着数百万孩子的健康,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发现问题,隐瞒和欺骗比问题本身更可怕。

五、 透明化与家长参与

面对信任危机,上海相关部门采取了系列措施。由市属国企临时接管绿捷公司运行,确保学校供餐安全稳定。教育部门承诺将邀请更多学生家长、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抽检。

更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将公开学校负责人陪餐安排,扩大家长陪餐范围,确保陪餐人员与学生同一场所、同一餐食。还将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纳入招投标合同约定条款,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校餐食满意度全覆盖匿名调查。

这些措施直指校园餐问题的核心——透明度和监督机制。只有当家长能够有效参与监督,当学校与孩子们吃同样的饭菜,校园餐的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上海三部门联合通报中承诺:“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零容忍态度,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全力为师生提供安全、营养、可口的餐食。”

孩子们应该享受到的不应只是符合标准的安全餐食,更是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的温暖饭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