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技圈车圈的朋友应该有感觉,最近小米的负面舆论又多起来,从托马斯离职到手机改名到汽车的交付、召回、质量问题。
其实YU7发布后小米是在刻意降低媒体热度的,也不像之前那样整天挂在热搜榜上,目的之一就是尽量避免流量反噬,因为这个亏年初已经吃过一次了,那最近为什么又出现这种局面呢,作为一个一直看好小米发展前景的汽车博主,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产能和订单的极度不匹配,这个事会导致很多衍生的问题,也就是最近一直说的那个词:
夜长梦多
首先,小米在宣发上的功力确实是炉火纯青,很多用户下单的时候非常激动,期待值拉满,但心情这个事,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初的激动,面对50周的等车时间时,能坚持多久,只有SU7一款车的时候还好,积压订单没那么多,等车的很多是不着急用车的姐。
YU7就不一样了,二三十万的订单压在那交不出来,很多还是刚需,用户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变化,尤其是今年这个局面,各家不断发新车,其中有很多性价比品质各方面都很不错的车型,这时候YU7的准车主一看自己还有40周才能提车,还有那个并不便宜的价格,内心会不会动摇,会不会开始抱怨小米的交付,会不会想退订单,我觉得都有可能啊,而且比例不低。
在这种情绪下,前几批车子交付前后,出现一些售后和质量的问题,甚至还有提前很久要求支付尾款之类的情况,在舆论的渲染下,负面情绪就会被成倍扩大,然后进一步影响正在等车的用户,最后影响准备下单的用户,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负向螺旋,导致提了车的觉得自己的车会出问题,或者不如别的车性价比高,没提车的或者心里没底或者等不及了,准备下单的或者犹豫了或者去别家了。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产能上不去,压着这么多订单,夜长梦多。
25号雷总举办年度演讲,发布新产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扭转一下近期的舆论局面,然后最核心的还是提产能,二期工厂之前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进度受阻,四季度得抓紧赶上来,把车尽快保质保量的交出去是第一位的。
最后,我仍然看好小米的长期发展前景,任何优秀的公司都是一个坎儿一个坎儿过来的,只要大的方向和战略不出问题,这些坎儿终于都会成为站在山顶时的风景,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