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湖北武汉
高中生小韩(化名)
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时
突然发现校服口袋里
冒出一股黑烟
原来是口袋里的充电宝自燃了
图源:湖北消防
小韩的校服被烧出一个大洞
鞋子也严重损毁
最终在保安的帮助下才把火扑灭
所幸小韩并未受伤
小韩表示
这款充电宝
是花费165元在网上购买的
刚用了一个月
“当时只是带在身上
并没有在充电”
9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针对今年上半年充电宝产品发生多起自燃事故,成立了督导组,目前已督促相关企业完成超70万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召回。
截至目前:
罗马仕公司累计召回充电宝16.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34.1%),退款金额2283.7万元。
安克创新公司累计召回56.5万件(占召回总量的78.7%),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
小米公司累计召回1.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12%),完成消费者退款270万元。
充电宝什么状况下易自燃、爆炸?
1. 劣质产品:未通过国家3C认证的充电宝,其电芯和电路板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挤压或充电时易引发短路。购买前应查询认证信息。
点击“证书查询”,选择制造商,能查询到结果的表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如果显示“没有找到该证书”,就是不合格的,也可将防伪码输入到“证书编号”中查询。
2. 过度充电:长时间充电不拔,电池持续过充,可能导致电路故障。
3. 散热不良:充电时置于被子、盒子等密闭环境,或暴露于高温(如暴晒)中,影响散热,增加风险。适宜使用温度为0~40℃。
4. 受到摔碰挤压:暴力使用可能导致内部零件错位或电芯泄漏。
5. 超期使用:超过标注的可循环年限后,电池性能退化,易出现异常。
画圈处为充电宝上的电池可循环使用5年年限标识。
充电宝起火怎样扑救?
充电宝的电芯通常由几块锂电池拼接组成,即便一块电池的火熄灭,残余的高温也可能引燃旁边的锂电池。
消防员实验显示,干粉灭火器的渗透性和降温效果比较差,在应对充电宝着火时效果并不理想,而水能够渗透到充电宝内部,有效灭火并起到降温作用。
因此,如遇充电宝起火,应用水灭火。
日常生活中怎样规范使用充电宝?
1. 平时携带充电宝要注意避免重压或强烈震动,以防出现短路或爆炸等情况。
2. 不使用时,应把充电宝放置于通风处,避免在暴晒或潮湿的环境存放。
3. 给充电宝充电应尽量使用原装插头,或购买与充电宝参数一致的充电插头。
4. 不要长时间给充电宝充电。
5.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宝有过热、异响、变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在此提醒
选购充电宝请认准3C标识
日常充电和使用
应注意规范操作
如发现充电宝
鼓包、过热、冒烟
应立即停止使用
一旦自燃 用水灭火
来 源:央视新闻、新华社
发布: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处
编 辑:向思晔
审 核:马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