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昕迪奥大合影C位,迪奥活动合影炸出“C位大战”:迪丽热巴刘雨昕粉丝互撕,网友却..

2025年9月12日,上海外滩某高端场馆内,迪奥《芳踪絮语》活动如期而至。红毯上,明星们身着高定礼服依次亮相,镜头前的笑容精致得体;场馆内,品牌精心布置的花艺与灯光交织,处处透着奢华格调。

这本该是一场聚焦时尚美学的行业盛会,却在活动落幕几小时后,彻底偏离了“时尚”的核心,演变成一场围绕“C位”展开的粉圈混战。而这场混战的两位“主角”,正是顶流女星迪丽热巴与话题艺人刘雨昕。

刘雨昕迪奥大合影C位

一切的导火索,是活动结束后发布的全员大合影。照片刚一在官方社交账号释出,迪丽热巴的粉丝便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信息”。

画面中,迪丽热巴站在人群最中间,左右两侧各有六位同行嘉宾,对称的站位让她的“中心地位”格外突出;更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晚的压轴环节,迪丽热巴是最后一位登场的艺人,这样的“待遇”在粉丝眼中,无疑是品牌对其“正C身份”的默认。

很快,#迪丽热巴迪奥大使合影站C#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前排,粉丝们自发整理出“站位分析图”“压轴时刻视频”。

刘雨昕迪奥大合影C位

在评论区里刷屏:“这左右对称的站位,不是正C是什么?”“压轴登场 中心站位,品牌宠儿实锤了!”还有粉丝拿出迪丽热巴过往的时尚成绩佐证:“金九封面、高奢代言拿到手软,论时尚资源,谁能比得过她?C位本来就是实至名归。”

然而,粉丝们的“庆祝”还没持续多久,刘雨昕的粉丝便带着“反驳证据”强势入场。他们放出了另一张从场馆另一侧拍摄的合影,这张照片的视角恰好能清晰看到背景板上的迪奥品牌Logo

而刘雨昕,正稳稳地站在Logo的正下方。在时尚活动的合影逻辑里,“品牌Logo正下方”向来被视为“官方认证C位”,这一点成了刘雨昕粉丝最有力的论据。

刘雨昕迪奥大合影C位

更关键的是,有现场媒体和观众在社交平台爆料:合影环节开始前,迪奥的一位品牌高层曾主动走到刘雨昕身边,轻声交流几句后,伸手引导她调整站位,最终才确定了最终的拍摄姿势。

“高层亲自引导站位,这难道不是在明确她的C位身份吗?”粉丝们顺着这个线索,又挖出刘雨昕“迪奥全球大使”的头衔,“作为唯一的全球大使,站在品牌Logo正下方,难道不是理所应当?”

随着#刘雨昕人气太超过了#的话题也登上热搜,两家粉丝的“口水战”彻底升级。

刘雨昕迪奥大合影C位

迪丽热巴粉丝嘲讽刘雨昕“人气不够,靠角度凑C位”,还拿出过往活动数据对比:“论微博粉丝数、话题阅读量,谁是顶流一目了然,抢C位也得看实力吧?”。

刘雨昕粉丝则反击“顶流不等于C位,品牌认可是关键”,甚至调侃“有些人粉丝多,但在时尚圈的地位未必比得过我们姐姐”。

粉丝们吵得不可开交,吃瓜网友却在这场混战中看出了“乐子”。有人在评论区里当起了“和事佬”:“别争了,干脆算双C得了,左右各一个中心,多和谐?”。

刘雨昕迪奥大合影C位

有人则犀利吐槽粉圈现状:“粉丝比艺人还急,不就是一个站位吗?至于吵得像要‘拼命’一样?”还有人翻出旧账,提到“之前某次时尚晚宴,两人就因为合影站位暗戳戳较劲,现在算是把‘宿敌’的身份摆上台面了?”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话题发酵,越来越多无关的声音也掺了进来。有网友突然提起“迪奥之前抄袭马面裙的争议还没彻底解决”。

质疑“品牌连文化尊重都做不到,现在粉丝还在为它的C位吵来吵去,不觉得讽刺吗?”还有人把矛头指向活动主办方:“明明可以提前规划好站位,非要搞这种模糊不清的安排,是不是故意炒话题博热度?”

其实冷静下来梳理整个事件,不难发现这场“C位之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虚火”。

首先,“C位”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人以“中间位置”为标准,有人以“品牌Logo关联度”为依据,甚至有人以“出场顺序”“艺人头衔”为参考,没有统一的定义,自然也就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迪丽热巴的“左右对称中间位”和刘雨昕的“Logo正下方位”,从不同维度看都有合理性,硬要分出“谁是真C”,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其次,这场争议的核心,早已不是“谁该站C位”,而是粉丝心中的“面子之争”。对粉丝而言,自家艺人站C位,意味着“被品牌重视”“地位更高”,这背后是粉丝对艺人“优越感”的追求。

可实际上,艺人本人未必在意这个站位——活动当晚,无论是迪丽热巴还是刘雨昕,在合影时都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没有任何肢体语言或表情透露出“争夺”的意味,反倒是粉丝们,把自己的情绪和期待强加在艺人身上,演变成一场不必要的混战。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C位之争”彻底掩盖了活动本身的价值。迪奥《芳踪絮语》活动的初衷,是展示品牌的新季设计、传递时尚理念,可最终却被“C位”话题抢走了所有注意力。

媒体报道的焦点不再是服装的剪裁与创意,网友讨论的重点不再是时尚与艺术的结合,反而都围着“粉丝互撕”“站位争议”打转——这不仅是对活动本身的偏离,更是对时尚行业“关注美学与创意”核心的背离。

说到底,娱乐圈的“C位焦虑”,本质上是“流量焦虑”的延伸。在流量至上的当下,“C位”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含义:它不仅是一个站位,更被解读为“人气的证明”“资源的象征”“地位的体现”。

可实际上,真正能让艺人在行业里立足的,从来不是一个合影中的位置,而是作品、实力与口碑。

就像迪丽热巴,观众记住她,是因为《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凤九、《你是我的荣耀》里的乔晶晶;提到刘雨昕,大众认可的是她在舞台上的唱跳实力、在音乐作品里的创作能力——这些,才是比“C位”更珍贵的“底气”。

这场“C位之争”终会随着新的娱乐话题出现而被淡忘,但它留下的思考却值得关注:当粉丝把过多精力放在“争C位”“比资源”上时,是否忽略了艺人真正需要的支持?

当娱乐圈的焦点从“作品与实力”转向“话题与争议”时,行业又该怎样回归理性?或许,只有当粉丝放下“面子执念”,行业摆脱“流量依赖”。

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一场没有“宫斗”、只谈“热爱”的时尚盛宴,也才能让娱乐圈多一些真实的精彩,少一些无谓的虚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