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羽和平鸽振翅飞翔,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这一幕,令很多人印象深刻。许多网友关心:8万羽和平鸽、8万只气球,最后去哪儿了?
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和鸽子。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纪念大会的结尾放飞的这些小鸽子,其实是北京三千多名市民家里养的信鸽,现在它们都已经回家了。
和平鸽分别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东西两侧起飞,在空中集结,盘旋几圈才最终散去,这样的景象甚是壮观。北京市信鸽协会秘书长孙鹏告诉记者,这看似自然的飞行轨迹,其实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广场东西两侧分别有6辆鸽笼车。东侧车辆装的是从北京西部地区募集的鸽子,西侧也是同样,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鸽子交汇后形成盘旋的效果。
孙鹏表示,我们常说的“和平鸽”,实际是品种优良的信鸽,它们都来自北京市信鸽协会的会员。由于信鸽天生拥有感知方位的特殊能力,无论飞多远,都能凭借敏锐的方向感,准确找到回家的路,归巢能力极强。
你有“偶遇”执行完任务回家的鸽子吗?
而这次放飞的8万只气球,与普通气球存在明显不同。风车气球生产企业江苏世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振生介绍,本次放飞活动所采用气球的材质,与普通气球在成分、生产工艺两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普通气球多采用天然乳胶与多种化学添加剂混合制成,包括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而本次大会放飞的气球,材质为全降解天然材料,主要成分为天然乳胶、植物淀粉和由玉米、甘蔗等植物发酵制成的聚乳酸(PLA)。这些材料均属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具有环保、无害、可完全降解的特性。
别小看了小小气球的材料。“该特种天然乳胶材料具有无毒、无害、无刺激性,兼具可降解性与可持续性等优点。”董振生说,此次气球制造所使用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尚未有先例。
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鸽子和气球。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在研发过程中,有一个难题摆在研发团队面前:怎样在采用新型可降解材料的同时,保持气球所需的气密性、拉伸强度和延伸率?“这些性能要求与材料的可降解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董振生说,研发团队通过持续试验与技术攻关,最终成功实现了气球在具备优良物理性能的同时拥有高降解率,突破了环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瓶颈。
这种气球降解率有多高?这种气球所用材料在通常日照环境下,约一个月后,气球表面就会开始粉化,180天内自然降解率可达60%—70%,在1年至1年半的时间内可完全降解,最终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有机质,不会造成永久性污染。
除了企业研发,还有一些科学家致力于此方面研究。相关方面专家介绍,科学家还在研究一种不使用铝箔的生物基复合材料,对气体的阻隔性接近天然乳胶。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北京时间
编辑/张姝睿
审核/唐雯云 郑代玉 高汝民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