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全新了解]怎么购买马头牌印度正品双效片,有哪些事情是你到了印度才知道的?

本文目录:

有哪些事情是你到了印度才知道的?
66[全新了解]怎么购买马头牌印度正品双效片

V信【50051246】

有哪些事情是你到了印度才知道的?

      从印度回来,不吹也不黑,说几句大实话。

      1、新德里,印度的首都,也是这个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分为旧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虽然两者紧密相连,却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非要划分,德里印度门常被视为两部分的分界点。

      2、记得有一次晚上抵达新德里火车站,那里的景象让我感觉仿佛走错了地方。车站内宛如一个大型休息室,四处走动时,我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踢到躺在地上睡觉的人!无论是候车厅的水泥地板,还是烟尘滚滚的站台,甚至是脏污的厕所门口,到处都是躺着的人。

      3、在印度,火车是英国人留下的遗产,路线相当完善。我在印度的许多旅行都选择了火车。虽然火车时常准时,但不准时的情况更为常见。

      如今的印度火车几乎没有扒火车的现象。为了乘客安全,火车已经开始限制车厢的容量,意味着即使想要扒车,也没有机会。车厢上还会有火车警察巡视,如果有人偷偷扒车,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轻则罚款,重则坐牢。由于车上没有空调,很多人都会选择站在门口,那里比较凉快。

      4、第一次来到印度,当地人的“热情”让我不知所措。离开机场,眼前的一切让人难以言喻!大街上混杂着出租车、摩托车、突突车、牛车、自行车和行人,各种声此起彼伏,交通指示灯形同虚设。随处可见的流浪汉和乞讨者,让人心生不安。如果是单身女性来到印度,更要做好心理准备,承受来自男性的持续凝视。同为亚洲国家,印度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和风土人情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每一天都是一场心理和身体的挑战。

      5、在印度旅行的人可能会有同感:那里到处都是人挤人的状态。车辆和设施被使用到了极限,火车和大巴车的班次似乎永远不够多,马路上永远需要更多的车道。超载的货物几乎要将大卡车压扁,六人坐的突突车有时能塞下十二个人。

      6、在印度的大街上,大摇大摆的不一定是有钱人,也可能是一头牛。牛在街上无人敢管,它们可以随意撞到车辆,闯入商店随处大小便。

      7、在印度,大型商场极为罕见,更常见的是街边的小店铺。这些店铺多数面积仅十平米左右,商品种类有限。有的小店只能容纳一个人,主要售卖帕安、槟榔粉等小商品。大多数店铺看起来像是经营了几十年的传统老店,墙壁裂痕斑驳,柜台破旧不堪。

      后来我了解到,这些传统小店铺的营业额占据了印度每年达数千亿美元的零售业的九成左右。

      8、印度,其历史波澜壮阔,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间,印度河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

      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古印度人,建立起奴隶制小国,并确立了“种姓制度”。

      1757年,印度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宣布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印度成立自治领。

      1950年1月26日,印度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国,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直至今日,印度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印度的仿制药闻名世界,被称为“世界药房”。仿制药的效果与正品相似,但价格却非常便宜,仅为正品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前往印度购买仿制药。

      9、印度人口已达14.2亿,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七,人口密度超过464人每平方公里。2022年,印度的GDP总量达到3.39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380美元。这个国家的人与人的收入差距极大。

      10、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过剩,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众多,导致最低收入水平较低。以首都新德里为例,每月最低收入约为14000卢比,折合人民币约1186元。

      贫民窟的居民,多为印度的低收入者,从事着如服务员、清洁工、嘟嘟车司机等底层工作,月收入仅约700人民币。

      对于他们来说,搬离贫民窟,远离那些高级住宅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11、贫民窟的居住条件极为简陋。砖头、铁皮、破布和木材成为了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这些房子看上去像牛棚,四处漏风,许多甚至没有门,仅用一块布遮挡。斑驳的墙壁和脱落的墙皮,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贫穷。

      12、孟买,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其城市中心有一个名为“千人洗衣场”的著名地点。这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洗衣场,每天都有大量衣物被送来进行人工纯手工清洗。在印度,洗衣工是一种世袭职业,父母退休后,子女可以继承这一职业。

      13、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要么在国内从事管理岗位,要么选择出国。许多西方主流国家的大企业高管都是印度裔。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不同阶层之间存在巨大的身份鸿沟。

      尽管印度宣布废除种姓制度,但根深蒂固的观念依旧存在。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许多印度人选择出国。

      14、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极大。上层社会的人士享受着高档场所、豪宅、豪车、瑜伽课程、勺子用餐、私立医院和学校,以及家中的保姆服务。

      相比之下,社会底层的穷人则生活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状态中,有时甚至需要在垃圾堆中寻找食物,或与野狗、野猴争夺食物。

      在印度,香烟可以一根一根地买,即便是在新德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也能看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15、在印度的街头,不时可见乞讨的小孩和乞丐,他们饿得皮包骨,面对这些乞讨者,游客需格外小心,避免因心软而给钱,因为一旦给了,很可能会引来更多的乞讨者,难以脱身。

      16、印度的公共卫生间非常难找,因此建议游客在酒店解决好个人卫生问题再出门。在印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穿着长裙的男人在街角随意解决个人需求,路边露天厕所更是对女性游客极不友好。

      来到印度短期旅游的游客,一定要记得携带卫生纸,因为大多数印度酒店提供的是软水管,虽然使用起来舒适,但许多人并不习惯。

      17、恒河,分为上中下游。河边总是有许多印度人来沐浴、洗澡。人群密集的河段污染尤为严重。为了方便民众洗澡,河边还特意修建了台阶。这些地方的污染更加严重。恒河流域两岸的居民常将生活垃圾倾倒入河中,甚至有人将逝者遗体送入恒河进行水葬。

      每年都有无数人千里迢迢来到瓦拉纳西,只为能全身浸入恒河沐浴净身。

      18、印度人的热爱舞蹈也是其文化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节日还是庆典,他们都会尽情跳舞。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无一例外。虽然并非每个人的舞姿都那么优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舞蹈的乐趣。

      19、在医疗方面,印度实行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心脏病、感冒还是牙痛,印度人都可以在各种医院得到免费治疗。住院期间饮食费用也是免费的。印度的药店遍布大街小巷,价格非常便宜。印度的仿制药闻名于世,号称“世界药房”,这一称号确有其道理。

      20、印度目前仍有2亿多文盲。尽管印度实行免费教育和小学1-3年级的强制教育,但由于贫富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学生的入学率和辍学率非常高。印度每年宣称将GDP的6%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但实际投入不到4%。

      21、在印度,如果是一个贫困阶层的小女孩,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得到完整的教育,大部分早早辍学,帮家人做家务或者嫁人。在印度婚礼上,新娘的礼服总是令人叹为观止。新娘的礼服通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身是华丽的金盏花纹长袍,下身则是色彩斑斓的传统裙子。这些长袍和裙子上的金盏花纹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新娘头上佩戴的面纱,称为纱丽,是由丝绸或棉花制成的传统头纱,上面镶满了珠宝和珠片。

      22、尽管印度贫富差距极大,但对于女性的嫁妆,人们却有着高度一致的“高标准”。在印度,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嫁女儿时需要给男方彩礼,彩礼越多,女性在男方家中的地位越高。年龄越小的女孩嫁妆给得越少。在印度,特别是穷人,都不愿意生女儿。有些家庭因为给不起嫁妆,甚至将7、8岁的女孩嫁为童媳。

      23、在印度文化中,已婚妇女常佩戴鼻环,这被视为接受约束的象征。配戴鼻环代表她们对丈夫的完全臣服,嫁人后不允许随便与陌生人搭话或对视。

      24、印度的节日同样独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

      洒红节:这个节日类似于泰国的泼水节,但印度人泼的是各种颜色的颜料。这一天,人们会向对方身上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共同庆祝这个独特的狂欢节日。

      大壶节:这个节日的传说是一个大壶被打翻,长生不老药流入了河里。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在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处洗澡。男女老少都会在这一天在河里洗澡,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排灯节:每到这一天,全印度的人都会点亮蜡烛,并燃放烟花。

      25、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印度的一家餐厅里认识了一位印度青年。我注意到他用餐时并非用手抓饭,便好奇地问道:“我还以为你们的餐厅普遍用手抓饭呢?”

      虽然担心这样的提问有些不礼貌,但他听后却笑了起来,解释道:“以前人们用手和芭蕉叶吃饭,认为这样更干净,但现在用勺子和餐具更加方便。在北印度,手抓饭的习俗已经不太常见,但在南印度,这种习惯仍然盛行。”“这个还是用手抓取的才有感觉”。他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中刚撕下来的加巴提(印度飞饼)。

      26、印度的饮食中,大部分菜肴都会添加一种被称为“玛萨拉”(Masala)的混合香料,这是印度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咖喱在印度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香料,它源自泰米尔语kari,意为“酱”。在印度,将数种香辛料混合后研磨成粉末,就成了常见的咖喱。

      印度的代表性食物包括加巴提、馕、米饭、玛萨拉、咸酸奶、甜品、黄油馕、dosa、黄油鸡、玛莎拉羊肉、Biryani(印度拌饭)等。印度的饮食就像这个国家一样,非常多样性,酸甜苦辣,远远不足以形容其丰富的风味。你可能会爱上它,也可能会讨厌它,但无论如何,只有亲自尝试过后,才能判断是否喜欢。

      27、对于计划前往印度旅游的游客。

      不要带行李箱:印度的街道坑坑洼洼,不适合拖行李箱行走,尤其是街头随处可见的排泄物。

      小电锅:印度的食物可能不适合每个人的口味,自带小电锅可以烹饪简单的食物,如零食和泡面。记得使用矿泉水,避免使用当地自来水,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免水洗手液:印度的灰尘较多,手指容易变脏。免水洗手液可以让你保持双手的清洁。

      治拉肚子药:印度的食物可能会对肠胃造成冲击,携带止泻药是必要的。即使你的肠胃再强健,也难以抵抗印度食物的。

有哪些事情是你到了印度才知道的?

      1、印度网友对中国的评价:“我们再不努力就要被中国超越了!”这句话在我亲自去印度旅游后,才知道这其中的玩笑成分有多大。印度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来了之后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在这里,好像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2、印度,同样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的GDP总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到了2020年,更是攀升至全球第六的位置,超越了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不过,因为印度人口基数庞大,它的人均GDP的排名却在一百名之外,这表明印度尽管在总体经济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人均收入方面仍属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3、印度的经济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据统计,70%的财富集中在了1%的人手中。全国的57位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总和,竟然能与70%的印度人的总财富持平。

      印度的富人群体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豪华的公寓、干净的厕所、平等的性别观念、高水平的儿童教育。穷人的生活情况就跟此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生活贫困,卫生条件极差,跟网络上流传的形象相符。

      4、2021年,印度的GDP总量约为3.08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2300美元。就算相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但跟中国人均1万美元的GDP水平相比,差距依就明显。

      由于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贫困人口多。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很多岗位出现了用工荒,这是因为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农村,很少有人愿意跨区域出来打工。

      5、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最低工资水平为每月14000卢比,约合1188元人民币;在卡纳塔克邦,最低工资为每月10692卢比,约合907元人民币;而在那加兰邦,最低工资仅为3450卢比,约合293元人民币。不同地区的薪资待遇有明显差异,以新德里的水平最高。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印度人来说,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种植农作物,收入水平更低得可怜。为了改变命运,大部分人把希望寄于考取大学或成为公务员。在印度,只有1.8%的人月收入能超过5万卢比(约4200元人民币),大多数人的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甚至更低。

      印度各个岗位的收入情况也反映了这一现实。例如,三轮车司机的月收入约为600元人民币,工地工人约为800元,餐厅服务员约为1200元,而当地公务员的月收入则可达到3000元。这些数据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相应也会更高。

      不过,另一方面,印度的贫富差距太大了,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这些成就都跟他们没多大关系,那里更多的是基础设施的匮乏、经济的滞后、让人担忧的卫生条件跟素质低下的普通人。

      6、孟买,作为印度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地方。印度人总是会拿孟买来跟我们的上海作比较!在这里,富人区的高楼直入云霄,商业区的灯光璀璨夺目,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这只是孟买的一部分。实际上,孟买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低矮又破旧的小楼房,这些建筑一般不会超过六层高,根本不值一提。

      7、在孟买市中心,有一个名为达哈维的贫民窟,面积仅1.75平方公里,却居住着百万贫民,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而在贫民窟不远处,便是高楼林立的富人区,两者之间仅一墙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在距离繁华商业区不到百米之间的地方,这里的一大片的贫民窟包围着整个孟买,一眼看去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甚至可以说是由几块石棉瓦随便搭建的帐篷似的。在这样的简陋房间中,通常会住着一家六口甚至更多的人,父母带着三四个孩子挤在一起生活。

      8、走在孟买的大街上,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味。这是因为路两旁堆满了垃圾,街道上还有牛粪。在晴朗的天气里,这些臭味或许还能忍受,但一旦下雨,情况就变得糟糕。雨水的灌溉让污水横流,行走在街上几乎无法避免一身臭!

      9、“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相信印度人也懂。所以,他们一直在努力修建道路。但可悲的是,印度的道路状况依然坑坑洼洼。在市中里,虽然修建的是柏油路,但因为缺乏维护跟清洁,这些道路同样不平整,尘土飞扬,看起来跟普通的泥土路没多大差别。

      至于连接城市跟乡镇的道路,几乎全部是泥土铺成。他们为了让这些道路看起来更加坚固,印度人会在上面喷洒一层柏油,但实际上它们依旧是泥泞的泥巴路。

      印度人对自己的公路基础建设充满自信,他们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公路里程数是世界第一。他们声称的公路里程数几乎是中国的两倍。这其中包括了农村的泥巴路。如果把这样的道路也计算在内,中国的公路里程数可能是印度的数十倍。

      10、在印度,他们的出行交通方式比较多。有钱人开着小汽车,经济条件稍微好的人骑摩托车。至于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人,他们只能选择坐公交车跟三轮车。

      11、在印度这个国家里,穷人跟富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穷人们的生活每天过得生不如死,有钱人的生活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12、穷人在这些简陋的居住环境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显得格外苦困,吃饭用手抓是他们的日常,无论是10卢比一大盘的咖喱拌米饭,还是5卢比的街边小吃,有一说一,印度的食物往往缺乏卫生保障,吃了之后很可能会让你上窜下泻。

      13、相比之下,印度的富人区就不一样啦!当我刚到孟买时,我的印度同事带我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孟买的市中心建设堪比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高级酒店和高端购物商场应有尽有。

      我住的酒店跟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连锁酒店差别并不大,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唯一缺点就是房间里面没有空调,大多都是吊扇,网络速度也不如国内的快。

      我还去了孟买卫星城塔那的购物广场,那里的规模庞大,名牌店铺琳琅满目,从运动品牌到奢侈品牌,一应俱全。

      14、在印度,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而且好像很少有人对社会的不公平表示抱怨。在贫民窟中,我从一个食品厂的老板了解到,贫民窟中大概有15000个小作坊,从制作零食到缝制衣服,种类很多。

      几乎每个人都有工作,就算是那些住在棚户区的单身汉,也有从事着出租司机的工作。虽然这些工作难以让人致富,但至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计。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并没有怨言。

      在印度,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的,高种姓的人生活得好是理所当然的,而像他们这样的低种姓,生活在社会底层也是宿命。

      15、印度,摩托车是城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相对较少。公交车虽然普遍,但很多都是非正规的“黑公交”。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汽车出租车也是常见的出行方式。在高峰时段,自行车、汽车、摩托车和三轮车在道路上挤成一团,因为这里的道路上没有明确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分隔,交通混乱不堪。

      坐火车在印度是一种经济的出行方式。尽管印度也建设了高铁,但线路较少,大部分仍是传统的绿皮火车。印度火车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车厢内挤满了人,而车顶上也挤满了人。我发现那些火车上挂满人的图片已经过时了。印度的火车设施相当不错,甚至还专门为女性设置了专用车厢,给她们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16、在印度的马路上,还有一群特殊的“居民”——牛。在印度,牛被看作是神圣的动物,它们悠闲地在街道上漫步,成为马路上的常客。所以,驾车时必须格外注意这些悠闲的牛群。

      17、印度的婚嫁习俗特别奇葩,特别是对印度女人来说,嫁妆在婚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印度,女孩出嫁时,父母需要准备大量的嫁妆,这不仅包括印度货币卢比,还包括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

      嫁妆越多越好,就能直接影响女孩在丈夫家的地位。通常,一份嫁妆的花费至少需要几万人民币,相当于几十万卢比。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这样一笔钱足以让他们负债累累,因为他们的月收入可能仅为20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000元。

      在印度的婚礼上,女方父母还需向来宾发放红包,而这些来宾通常不会随礼。如果新郎对嫁妆不满意,甚至可能会离场。所以,许多家境困难的女孩是很难出嫁的,她们的父母无力承担如此沉重的嫁妆。一旦结婚,就会面临丈夫的冷落跟虐待,女性也不敢轻言离婚,因为一旦离婚,嫁妆便会化为泡影,再嫁更是难上加难。

      18、在印度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文化现象。例如,印度人将牛看作神圣的生物,不仅不吃牛肉,甚至在城市如新德里,牛可以在街上自由走来走去,来往的车辆也会主动避让。印度人甚至会喝牛尿,认为这能净化心灵。在印度街头,如果你看到路边摊贩售卖饮料,最好先询问清楚其成分。

      19、印度的卫生习惯也与众不同,他们上厕所不用卫生纸,而是用水管冲洗,认为这样更健康。在印度,随处可见的垃圾堆和乱飞的苍蝇是常态,所以在走路时最好不要边走边说话,很容易让苍蝇飞进嘴里的。

      20、印度还有一种叫做“稻草空调”的简易降温设备。这种设备是铁条焊成的笼子和填充的湿润稻草做成,后面安装一个小风扇,可以吹出凉气。这种经济实惠的“空调”是印度低层人的量爱。

      21、印度的软件人才数量让我有比较深的印象,很多西方国家都是从印度聘请软件人才,在印度国内,这些人才的工资也非常的高。这一点颠覆了我之前对印度技术行业的刻板印象。

      22、在印度街头,随处可见的“嘟嘟车”(带棚的三轮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出门办事时,乘坐嘟嘟车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最好事先和司机商定好价格跟路线,以免被司机多绕路额外收费。

      23、印度的马路边经常可以看到流浪汉,他们在路边无忧无虑地睡觉,而周围的人们好像也习以为常,不会去打扰他们,这种场景在印度是司空见惯的。

      24、在印度,我体验到了当地人办事效率的低下。有一次,我们在一家饭店用午餐,竟然花了三个小时。尽管我们饥肠辘辘,服务员却依然悠闲自得……

      25、印度的手抓饭对我来说难以忍受,咖喱味道很浓,看上去又好像不太干净。印度人习惯用右手吃饭,左手擦屁股。

      26、“印度恒河”不仅是一条河流,这是被印度人视为神圣河。他们相信恒河水能治愈疾病、强身健体的神奇功效。现实却是,恒河的真实情况跟这种信仰形成了鲜明对比。

      恒河的水质实际上非常糟糕的,水中有着各种污染物,包括牛粪、垃圾和人类排泄物。在恒河边,我亲眼看到了他们在这里洗澡、洗衣服,甚至有人在河边解决个人卫生问题,这种场景让我害怕。

      在恒河岸边,你还能看到很多不同寻常的景象:苦行僧静坐河边,死者的尸体被放入河里,他们相信这样才能将灵魂得到解脱。

      27、值得庆幸的是,印度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1000元人民币在印度可以维持10天到半个月的生活。在这里,一顿饭的费用仅需三五元人民币,理发只需3元,乘坐嘟嘟车也仅需3元人民币。

      28、印度的空气质量并不理想,外面常常雾蒙蒙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印度人回答问题时的头部摇一摇,表示“没问题”或“好的”,这是他们独有的肢体语言。

      29、在印度,许多地方都没有明确的门牌地址。当地人习惯以地标、桥梁、寺庙或市集作为辨识地点。这种导航方式对于我们来说基本就得迷路了。

      30、印度人对甜食的热爱也让我比较有印象,走在街头四处可见的油炸小饼摊,但甜度特别高,吃过一次,表示不能接受,但印度人很喜欢吃。

      31、在集市上,我还看到有人卖一种名为“印楝”的树枝,据说可以用来刷牙,让牙齿变白,这种自然的口腔清洁工具在印度很常见。

      32、印度的医疗体系,我了解到虽然公立医院提供免费医疗,但它们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占比例仅为20%至30%。所以,许多人不得不选择去私人医院就医。

      33、印度理工学院(IIT),有听说过吧?这所大学以极低的录取率出名,仅有2.89%,远低于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录取率,堪称全球录取率最低的大学之一。印度人对此有个幽默的段子:一名印度学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被问为什么不选择印度理工时,他苦笑回答:“因为我没考上印度理工学院。”

      34、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名义上已废除,但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在印度13亿人口中,高种姓人口仅约1亿。这些高种姓的人掌握着国家的绝大多数财富跟权力。

      35、这就是真实的印度,生活条件就这样,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样“接地气”的生活方式,毕竟我们习惯了住在窗明几亮的楼房中,突然来到这样脏乱差的条件,一般人都会感到害怕!

      现实生活中,其实是很少有人敢去印度旅游跟者生活的,特别是女生,少之又少!很多人到印度仅仅待了一个月时间,就瘦了20斤。

      从印度回来之后,我由衷地感谢祖国的强大,有幸身为一名中国人,不仅是骄傲和自豪,更是一种强烈的自信,感恩拥有的一切,珍惜吧,各位朋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