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此词条收录于09/24,仅供参考
缓存(Cache),是指访问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存储器更快的一种存储器,在首次从真实数据源加载数据后,将数据存储到缓存中,以便以后的请求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从而减轻数据源的负荷压力。
1965年,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在他的论文《高速缓存存储器》中首次提到“缓存”的概念;1989年,英特尔发布了Intel i486(80486)处理器,首次将浮点运算处理器和多重管线集成在同一芯片上,这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和效率;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整体架构已逐渐趋于稳定。1990年代后期至今,现代计算机系统普遍采用了三级缓存结构(L1、L2和L3缓存)。
缓存基于局部性原理,在一段时间内,程序倾向于重复访问有限的内存区域,主要方式包括CDN缓存、前端缓存、反向代理缓存、应用缓存和分布式缓存。缓存可应用在有高性能要求、无数据实时性要求等场景中,能够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减少数据库使用和成本以及可缩放和可预测性能,但同时也存在着缓存雪崩、缓存穿透和缓存击穿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