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逆差-出口商品总值小于进口商品总值的差额

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此词条收录于09/24,仅供参考

      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s)也称贸易赤字、入超,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月、一季、一年等)出口商品总值小于进口商品总值的差额。

      贸易逆差是贸易差额的三种类型之一,贸易差额论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末的重商主义理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当前支撑的经济主体是服务业,常规工业产品尤其是生活消费品严重依赖进口,再加上劳动力成本过高,使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很多发达国家贸易赤字严重。而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一般是进口国内急需的工业设备、物资等来解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己出口的产品附加值低,所以很难使贸易平衡。

      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但是,适当的贸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问题上,应该转变观念,放弃以出口创汇、追求顺差为目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确立以实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政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