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有两类——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含高职本科、高职专科)。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建设工程。
入选重点建设工程,不仅体现了高校的“名气”,也是高校办学层次、实力的肯定。对于考生个人发展来说,就读不同层次的学校,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习平台及就业机会和市场认可的差异。
本科:C9和985工程
C9和985工程
199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985工程”正式启动,分期开展。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陆续有39所高校(含军事类院校国防科技大学)进入重点建设行列。
首批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9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这9所高校成立了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九校联盟”(简称“C9”)。
985大学全部名单一览表
211工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1995年,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分批建设。
“211工程”最终选定了115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按异地办学计算;含军事类院校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建设高校,其中39所985高校全部在列。
名称
省份
985211
北京大学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
复旦大学
上海是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浙江大学浙江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是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南京大学
江苏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同济大学
上海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东南大学
江苏
武汉大学
湖北是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是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是
南开大学
天津是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是
中山大学
广东是
天津大学
天津
厦门大学
福建是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四川大学
四川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山东大学山东
重庆大学重庆
中南大学
湖南
吉林大学吉林
湖南大学
湖南
兰州大学
甘肃是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是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东北大学
辽宁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郑州大学
河南
云南大学云南
新疆大学新疆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上海大学
上海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海军军医大学
上海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河海大学
江苏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苏州大学
江苏
东华大学
上海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暨南大学
广东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西南大学
重庆
江南大学
江苏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安徽大学
安徽
西北大学
陕西
福州大学
福建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长安大学
陕西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海南大学海南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南昌大学
江西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辽宁大学
辽宁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贵州大学贵州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延边大学
吉林
广西大学广西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宁夏大学宁夏
青海大学青海
石河子大学
新疆
西藏大学西藏
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拉开了“双一流”建设的序幕。
2017年9月,首轮“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公布,共计140所。其中,115所211高校全部入选,另有25所非211高校,成功跻身“双一流”行列。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出炉,共计147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首轮“双一流”高校全部入选,另外新增7所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
双高计划”院校
2019年,教育部 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双高计划”启动。“双高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持续建设到2035年。首轮有56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和14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入选,共计197所。
来源|根据学校官网、教育部官网、知乎、软科等资料整理,若有遗漏或错误,欢迎指正。
(声明:“立树HR”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