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建筑》,此词条收录于11/18,仅供参考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模块化建筑的理念初步发展,众多建筑设计师采用模块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模块化建筑的设计与应用展现出多样化特性,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模块化建筑体系进行深入研究。21世纪至今,随着模块化技术和市场不断成熟,其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到各行业各业。津巴布韦哈拉雷伊斯特盖特中心的建筑师米克·皮尔斯(Mick Pearce)通过研究白蚁巢穴的"烟囱"和"隧道"结构,将仿生学原理应用于33.3万平方英尺的建筑设计中,该建筑通过夜间吸收冷空气冷却楼板、白天排出热量的方式,比传统建筑节能90%。2022年10月16日,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面对高质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模块化建筑技术作为一种高度集成、建造高效、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模块化建筑体系不同于传统建造业,模块化建筑相较传统建造方式,能够缩短50%以上的施工工期,减少50%的现场垃圾,减少75%以上的碳排放,“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