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叔火了!”山西,一男子在太行山上翻找了几百次,背回了25位抗战英雄的遗骸,为了给英雄一个安息之地,十多年来他负债几十万,就连女儿上大学也没钱供,老婆、女儿埋怨,他却说:青山埋忠骨,可这些忠骨都没人埋!
男子叫郭海波,1975年出生于山西长治孔家峧。
孔家峧地处太行山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神头岭伏击战”等多场战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先辈们保家卫国的热血。
当时,他们村家家都支援八路军,户户都住着八路军,而郭海波的曾祖父是村里的医生。他帮助八路军管账、治疗,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来支援抗战,郭海波是听着八路军英勇抗战的故事长大的。
2009年,他无意间在太行山上捡到几块晒得发白的骨头,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却不知是什么的。
一位放羊路过的老人惊呼:这是八路军的骨头。
郭海波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又惊又痛,这些舍命保家卫国的英雄,遗骨竟裸露山野,有些甚至已经被动物叼走,连安稳栖身之地都没有,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像被针扎一样。
于是,他决定要保护山上那些英雄的遗骸。
为了打听英雄们可能的安葬之处,他特意找村子里和周边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这对他寻找遗骸有很大的帮助,有的人能直接指着一处山包说:当年就埋在这儿!
可随着知晓当年细节的老人的逐渐离世,他心里急的发慌,因为随着老人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英雄们的线索。
2012年,他不再外出打工,一门心思扑在找遗骨的事情上。
每天,天没亮他就拿着镰刀提着蛇皮口袋上山,他双眼紧紧的盯着脚下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步都走的很慢,目光就像筛子一样,仔细的扫过每一个角落,生怕错过哪怕一小块可能是烈士遗骨的痕迹。
如果发现地上有骨头,他就立刻跪在地上,用手一点点的摸索寻找。
刚开始他做这些事都是瞒着家人,但他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地里的活也没干,没少被妻子数落。
直到一天,他捡回家的烈士遗骨,被妻子发现,家里人才知道他究竟在干嘛。
其实,在他们村有个风俗,一个人如果死在村外面了,那他是不能进村的,即便进村也只能在村子外搭个帐篷。
所以,郭海波把烈士遗骨带回家肯定是一件“犯忌讳”的事,但他不在乎。
有时为了找一块可能埋着遗骨的土地,要翻好几座山,饿了就只能啃口冷馒头,渴了就喝山泉水。
一次,他在山上滚了下来,脚受伤了,躺在床上整整一个月。但,脚刚好,他有上山了。
有人问他:遗骨难找吗?
他说:一年上山几十次,可能都找不到一具遗骨。
如今,10年过去了,他已经将25具烈士遗骨带回了家,其中最小的位只有13岁。家人也从最开始的不支持不理解,逐渐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
他还自掏腰包将村里人家中曾经英雄们留下的钢帽、马鞍、水壶等物品,买了回家。
一顶被打穿生锈的钢帽800,一个战士们用过的马鞍2300,一把日军的大刀300..,他就这样一点点的买,没钱就先欠着。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说: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要让后人永远铭记那段历史。
有人听后,主动把家里的抗战物品送给了郭海波。
为了买抗战遗物,郭海波花光了积蓄,甚至还欠了不少钱。
而他为了给这些遗物和烈士遗骸一个家,他更是将自己家翻新的房子藤了出来,一家人蜗居在破旧的老屋中,后来在相关单位的筹集下,他修了一套22间屋的院子,专门用来陈列抗战遗物,存放烈士遗骸。
他时常去擦拭放遗骸的棺木,边擦边哽咽着说:烈士爷爷,我来看你了!
但郭海波心中一直有个愿望:给烈士们一个家,让他们入土为安!
于是他自费修建烈士墓,但他种地一年的收入也只有2万左右,东拼西凑才凑了5万块,可租挖掘机、买材料处处都要钱,这钱很快就没了。
没钱请人,他就自己扛起锄头、搬石头一点点的干,村里人知道了也跑来帮忙,有位好心的包工头帮想为烈士们出一份力,先帮他把活干完了,可他至今还欠着别人7万多工钱没给。
为了修烈士墓,郭海波前前后后欠了几十万外债,如今连女儿专升本的学费都掏不出,只能放弃。
女儿和妻子心里都有怨气,他却说:青山埋忠骨,我们不能让这忠骨都没处埋!
如今烈士墓已经修好,每年清明、农历7月初一,村里人都会主动前来上香、烧纸。
看着这一幕,郭海波的心里百感交集,那些修墓欠下的外债、翻山越岭的疲惫、旁人的不理解,此刻都消失了,心里只有满足!
2019年,央视报导过他的故事,今年许多自媒体博主也前去拜访,他的故事在网络爆火。
如今常有人闻名来前来拜访,而他哪怕是刚端着碗,也会立马放下,然后带着人去纪念馆、墓地介绍1、2个小时。
数十年间,郭海波翻山越岭拾回的不止是烈士的遗骸,更是一个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