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阿汪。
开学第二天,孩子们本该背着新书包,兴奋地坐在教室里写下新学期的第一篇作文。
可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一群孩子却是在子弹呼啸声里钻到长椅下面,瑟瑟发抖。
枪声响起在早晨八点半
当地时间27日上午8点30分,一所天主教会学校的窗户忽然碎裂。
不是石子,是子弹。
“枪声大概持续了两分钟,子弹乱飞。”一位叫埃莉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她就站在窗户几英尺外,差点被击中。
幸好她反应够快,立刻把孩子们压到长椅下。那一刻,没有人顾得上哭,只有死死地屏住呼吸。
有人说,美国的孩子上学前,背包里除了课本,还得带一份生存指南:遇到枪声,先找桌子或椅子躲下。
这不是电影里的训练,而是真实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枪手,竟然是“自己人”
警方很快确认了身份——23岁的罗宾·韦斯特曼。
他2017年从这所学校毕业,他的母亲还曾在这里工作过5年。
换句话说,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扇窗一张椅子,都再熟悉不过。
母亲在这里领过工资,自己在这里上过课,本应是亲密的地方,最后却成了他扣动扳机的地点。
更讽刺的是,他手里拿的三把武器,都是合法买的。
美国人最喜欢说的那句话:“枪支合法,人民安全。”
可现实呢?合法的枪,一次次变成了射向孩子的子弹。
悲剧重复上演
这已经是美国今年第5起有预谋的校园枪击。
第5起。
注意,是“有预谋”的。那些临时情绪失控的,还没算在里面。
教堂、学校、本该是孩子们最安全的地方,却一次次被鲜血浸透。
有统计显示,今年美国至少发生了286起群体性枪击。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一年里能数得出来的天数。
说得更直白点:美国人每两天,就可能在某个角落经历一次群体性枪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政客们的老套路
悲剧发生后,白宫降半旗,市长出来发声明,校长说工作人员是英雄。
这些话没错,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剧本”。
每次枪击案发生,美国政客们的流程几乎一模一样:
降半旗
表示“深切哀悼”
说“要反思枪支暴力”
然后,没下文了。
枪支暴力在美国,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政治生意。
一个国家的荒唐现实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美国的枪支数量,已经超过了人口数量。
平均下来,人手一把不止。
于是,美国父母教孩子的不是“遇到陌生人要说谢谢”,而是:
“听到枪声,快趴下。”
“遇到枪手,装死。”
这是21世纪的世界第一强国,孩子们的日常。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写在最后
有人问:美国什么时候能解决枪支问题?
我想答案很残酷——恐怕永远也解决不了。
因为美国的政客们,口头上说要保护孩子,手里却死死攥着枪支利益集团的钱。
因为美国人喊着“自由”,却连最基本的上学自由、活着自由,都保障不了。
开学第二天,孩子们钻到长椅下去躲子弹,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自由”。
老汪最后想说:
别再吹什么“人权灯塔”了。
在那个灯塔下,孩子们看到的不是光,而是子弹破窗的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