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看阅兵仪式回放学踢正步,萌娃看阅兵!踢正步敬军礼学得有模有样,家长:孩子被盛..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举国瞩目的时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式。

亿万国人通过不同方式见证这份庄严与震撼。

而让人意外的是,不少还没上幼儿园的萌娃们,也早早爬起来跟着电视机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挥舞国旗,有的踢起正步,甚至还学着敬礼。

家长们一边记录下孩子们稚嫩却认真的模样,一边感慨:原来孩子们也能被这种盛大的场面深深感染。

这不仅仅是一场阅兵,更是一堂让孩子们自然而然感受到“祖国”的教育课。

1.孩子的模仿力

比我们想象中更强

在北京,一位宝妈通过监控发现,自己上幼儿园前的女儿竟然在家里学着电视里的士兵踢正步,还拉着家里的狗狗一起“排练”。

这说明孩子的观察和模仿能力非常惊人。心理学研究表明,2-6岁的孩子处在模仿学习的敏感期,他们会把看到的动作、表情、情绪快速吸收下来。

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多给他们正能量的场景和氛围,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2.视觉冲击,能唤醒孩子的情绪共鸣

在甘肃,一位爸爸发现,自己才1岁的宝宝平时9点多就会犯困,可那天却坐得笔直盯着电视,完全不困。

阅兵场面恢宏,色彩鲜明,队伍整齐划一,对孩子来说是强烈的视觉刺激。

而研究也表明,鲜明的画面和集体感,是激发孩子情绪共鸣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宝宝们会忍不住拍手、模仿敬礼。

3.爱国教育

不是说教,而是身边的点滴

在天津,一位宝妈带女儿一起看阅兵,孩子见到“兵哥哥”敬礼时,也立刻学着举起小手。

妈妈感慨:“这就是最自然的爱国教育课。”

其实育儿专家也指出,爱国教育并不需要刻意灌输,而是通过日常的点滴体验来传递。

当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共同感受时,这种教育才真正落到心里。

结尾:

这次阅兵,或许在孩子的记忆里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但在父母眼中,却是一次生动的育儿启示:原来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懂,也更容易被感染。

爱国情怀并不需要大声讲道理,而是通过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一点点温暖的陪伴,慢慢播种在孩子心里。

等他们长大,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最坚定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