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法国总理勒科尔尼6日早向总统马克龙递交了辞呈。法国总统府6日发布公告说,马克龙已批准勒科尔尼递交的辞呈。
01勒科尔尼上任27天后辞职
10月5日晚,法国总统府公布新一届政府的首批成员名单。马克龙原定于6日举行首次新内阁会议,勒科尔尼原计划于10月7日在国民议会发表施政纲领演讲,并公布新一届政府的第二批政府成员名单。
然而6日上午,勒科尔尼打破计划,在上任第27天选择辞职,令外界感到意外。
02勒科尔尼意外辞职原因曝光
法媒《巴黎人报》报道,在新一届政府中留任的内政部长、共和党(LR)主席勒塔约对新政府成员名单的强烈反应导致勒科尔尼辞职。勒塔约对勒梅尔(Bruno Le Maire)重返政府担任国防部长一职表示意外,认为曾担任经济、财政部长的勒梅尔是过去几年法国预算失控的标志性人物,并强调“政府成员名单与勒科尔尼承诺的不相符”。勒塔约通过社媒平台X表示,“鉴于法国目前政治局势,6日召集成员参加共和党战略委员会”。
与此同时,法国左派也普遍对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表示反对。极右派国民联盟(RN)主席巴尔德拉(Jordan Bardella)和极左派“不屈的法兰西”(LFI)领导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都在社媒平台X上批评新政府成员只是旧政府的“延续”,没有实质性改变。
法国时政记者博蒙特(Olivier Beaumont)在社媒平台X上表示,“(5日)当晚,勒科尔尼在私下沟通中,甚至不再掩饰他的失落并坦言继续担任总理的希望渺茫”。
勒科尔尼6日向法媒解释辞职原因时说,“我不再具备履行总理职责、出席7日国民议会(发布施政纲领演讲)的条件”,并对“各党派的私欲(les appétits partisans)”表示遗憾。
勒科尔尼哀叹说,各党派“继续摆出一副他们(在国民议会)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姿态”,并强调在他宣布放弃宪法第49.3条、将议会控制权交还给议会(以避免强行通过2026年预算法案)后,仍无法阻止左派、极右翼向国民议会发起不信任案动议。
勒科尔尼还不点名批评共和党主席勒塔约,称他“完全不负责任”,“更关心自己的政党而非国家”;对此,勒塔约本人则反驳说,勒科尔尼“隐瞒勒梅尔的任命”,这构成了“信任危机”,并呼吁马克龙站出来发声,“这场闹剧令法国人感到失望”。
03马克龙孤身漫步塞纳河畔
据法媒BFMTV报道,勒科尔尼辞职数小时后,马克龙被拍到独自一人在塞纳河畔散步的画面。视频画面显示,马克龙身着黑色套装,似乎在打电话,身后不远处有两名保安跟随。
法媒BFMTV表示,这个画面反映了法国当前的政治危机。
法国记者阿尔诺(Julien Arnaud)通过BFMTV表示,“马克龙看起来很孤单,画面清晰地展现了他此刻的心情……他需要进行无数磋商。他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独自面对权力与抉择的孤独”。
法媒表示,马克龙将在解散国民议会、任命新总理、举行全民公投之间做出选择。
04法国政坛未来走向成谜
鉴于法国不到一年,巴尼耶、贝鲁、勒科尔尼三任总理相继辞职,法国各反对派“积极”提出解决意见。
法国左派以绿党、社会党为例要求任命一位左派总理。社会党第一书记福尔(Olivier Faure)对勒科尔尼“体面且光荣地”辞职致以敬意。勒科尔尼此前曾表示,“某些反对派能够理解”,愿意妥协,法新社认为他可能是指社会党。
法国极右派国民联盟主席巴尔德拉、国民议会国民联盟党团主席勒庞(Marine Le Pen)要求解散国民议会、重新举行立法选举,以打破目前国民议会“三大阵营分立”的现状。勒庞表示解散国民议会“不可避免”。
法国极左派“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要求马克龙辞职,同时呼吁“立即”弹劾马克龙,他认为马克龙是“(法国政局)混乱的根源”。梅朗雄提议10月6日下午与法国其他左派政党举行会议,但绿党领导人冬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表示,鉴于“不屈的法兰西”与社会党(PS)关系紧张,“无法举行会议”。
尽管马克龙被弹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要求马克龙辞职的声浪日益高涨。“不屈的法兰西”议员高克雷尔(Eric Coquerel)表示,马克龙应该理解,为了公众利益,他必须辞职。共和党籍戛纳市长利斯纳德(David Lisnard)则以“法国利益”为由希望马克龙辞职。勒庞表示无权要求马克龙辞职,但若他这样做将是“明智之选”。
此外,马克龙还可能任命一位“无党籍人士”来领导一个“技术型政府”。
05法国政坛稳定“至关重要”
9月9日辞职的法国前总理贝鲁对外保持沉默,但在其领导的中间派民主运动(Modem)的一次会议上,贝鲁表露了面对法国未来的“悲观”情绪,并称法国政坛分裂、各政党党内斗争持续,情况令人担忧。
欧盟正密切关注法国局势。德国政府发言人科内柳斯(Stefan Kornelius)表示,“一个稳定的法国,对欧洲而言意义重大”。
(欧洲时报/清清 编译报道)
编辑:晴
点在看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