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7日消息,昔日千亿房企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城”)的总部大楼以“打6折”的价格被拍卖。
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近日,阳光城总部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拍卖成交。本次拍卖起始价为11.3亿元,此次拍卖经过37轮竞拍,最终成交价格为13.1亿元。
相较于首次起拍价,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的成交价格仅为当初的六成。
据悉,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此前曾经被拍卖过4次。2024年1月,该写字楼首次被拍卖,起拍价为21亿元,因无人出价而流拍。2024年2月、2025年7月、2025年8月,该写字楼3次被拍卖,起拍价分别为19.81亿元、14.57亿元、13.12亿元,同样因无人参与以流拍作为结束。
公开信息显示,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原为闽系房企阳光城总部,2017年迁入并更名为“阳光控股大厦”,该楼处于杨浦区滨江带的尾段,两面临街,北至杨树浦路、东至东方渔人码头、南至安浦路、西至安浦路。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畔,拥有一线黄浦江景色。
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该写字楼被阳光城抵押,是《中建投信托-阳光控股大厦单一资金信托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抵押担保,被担保债权本金总额为9.33亿元。由于阳光城不能偿还债务,债权方将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拍卖。
与此同时,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产权方向阳光城及其相关公司发起诉讼,要求后者支付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的租金、物业费、停车费,合计1.81亿元。目前,法院判决阳光城及其相关公司支付租金及违约金,并归还返还租赁房屋。
曾经千亿房企,如今面临总部大楼“失守”需6折甩卖的局面。创立于1995年的阳光城,高光时刻的销售额呈现爆发式增长,14年间突破1000多倍,规模一度超过2000亿元。
2002年,创始人林腾蛟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收购上市公司石狮新发,阳光城也由此借壳上市。2012年,阳光城把总部从福州迁至上海,成为早期落脚上海大虹桥的闽系房企。
林腾蛟 图据视觉中国
2015年,阳光城销售额超300亿元,并提出了“5年千亿”的销售目标。2018年,阳光城销售额达到了1600亿元,正式迈入“千亿房企”阵营。
然而时移世易,因在2021年遭遇“股债双杀”,经营业绩恶化,阳光城的泡沫一夜破裂,随即爆发流动性问题。阳光城遭惠誉下调评级,债券持续大幅下跌。
2022年2月,因两笔合计2726.25万美元的利息无法兑付,阳光城正式宣布违约。
2023年8月16日,阳光城公司股票正式被深交所摘牌。此前的8月4日,深交所发公告称,阳光城股票在2023年5月15日至6月9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阳光城股票将于15个交易日内摘牌。
债务违约后,阳光城曾积极开展自救。为疏解债务压力,阳光城将多处优质资产处置变现。阳光城及其母公司还转让包括佛山陈村、浙江永康、上海臻百利、希尔顿酒店等20余项优质资产,回笼资金均用于偿还债务,累计还债规模超过450亿元。
事实上,阳光城自2022年起便连续陷入巨额亏损泥潭。2022年-2024年,阳光城净利润分别为-125.5亿元、-80.69亿元、-195.6亿元。此前,阳光城曾长期排名全国房企前20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杨程
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读创、财联社、阿里资产拍卖平台
封面图自阿里资产拍卖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