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航空JAL 消息,7月1日,日本航空公司发布《JL8696/IJ004航班 (上海浦东-东京成田) 备降关西国际机场的情况说明》,内容如下:
2025年6月30日,JL8696/IJ004航班(由上海浦东飞往东京成田,185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发现增压系统出现异常指示,为确保旅客与机组成员的安全,将飞机降低到安全飞行高度,并于20时48分在关西国际机场备降。
目前为止,尚未收到乘客或机组人员出现身体不适的报告,关于增压系统出现异常的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该航班的乘客已经被安排了住宿,以及前往最终目的地的交通费用补助(规定范围内)。
我们对本次事件给您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6月30日,春秋航空日本IJ004航班从上海起飞,原定于当地时间21:47到达东京成田机场。但途中飞机突然显示“增压系统故障”,航班从超1.1万米的高空,急速下降至3200余米的高度。
高空生死12分钟:“哥哥姐姐,我没氧气了”
6月30日17时49分,一架春秋航空日本航班IJ004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原定于21时47分抵达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但在飞行一个多小时后,客机出现异常。
机上乘客武女士回忆,那时她刚接到“欢迎进入日本”的短信提醒,随即客机突然晃动了几秒。几乎在同一时间,机长进行了简短的广播,顶部的氧气面罩弹出。据懂日文的乘客翻译,机长怀疑客舱增压系统出现问题。
武女士看到,正在过道服务的空乘人员愣了一下,随即跑回自己的位置,神色惊慌。“快点戴好氧气罩,系好安全带!”空姐大声急促地重复了多次指令。
多位乘客向记者提及,最开始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动作也很迟钝,“我以为是航空演练,直到听到空姐声音颤抖、略带哭腔,才开始紧张。”由于很多乘客并无戴氧气面罩的经历,扯了很多次才扯断安全绳戴上。
整个吸氧过程持续约12分钟。飞行APP显示,在此期间,飞机从1.1万米的高空快速下降至3200米左右。武女士形容前半段有失重感,“像在坐跳楼机”。她身旁坐着怀孕28周的孕妇,紧张得说不清话,呼吸非常急促。机舱后部还传来隐隐的哭声,武女士形容“听起来很绝望哀伤”。
她的儿子也向封面新闻记者描述,由于过度紧张,呼吸急促,他的氧气消耗得很快,七八分钟后就用完了第一瓶。他随即和旁边的哥哥姐姐求助,“我没氧气了”。好在一旁空座位的氧气瓶还能继续使用,他一把扯过戴上。
后半段的迫降,机舱异常安静,只剩吸氧声。在极度恐惧下,武女士想借用国际漫游包给丈夫发微信,却发现无法联网,只能在手机备忘录写下遗书。“万一我们走了,你要帮我照顾好我妈。你也要好好的。”她敲下5行,留下所有的保险、密码。
“写完了都想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吴女士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乘客张先生也想过写遗书。降落期间,舱内灯光逐渐昏暗,温度开始升高,但飞机还算平稳。张先生感到明显的耳胀,此外无异样体感。低头看表,心率跳到103,略高。他本想为女友和母亲留下文字,但看着仍在运作的发动机又觉得问题不大,就此做罢。
15分钟后,空乘人员宣布危险解除,可以摘下氧气面罩。劫后余生,很多乘客鼓起了掌。“吉人自有天相”,下机后武女士收到丈夫发来的信息。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确认,机上191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均未受伤或出现身体不适。具体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专家解释原因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等部门通报,飞机触发显示“增压系统故障”的警报。机舱内疑似发生减压状况,飞行员向空管宣布紧急状态,随后变更目的地降落关西机场。
目前日航正在调查具体事故原因。
据了解,该航班于当日17时49分从上海浦东正常起飞,原定于当地时间21时47分到达东京成田机场,但其雷达数据显示,在18时53分许,该航班原本位于超1.1万米的高空,在十分钟内突然急速下降至3200余米的高度。随后在19时50分落地。
航班在飞行过程中,为何会出现如此急速的下降?资深机长陈建国表示,飞机巡航飞行通常在9000米到12000米之间,这个高度高空空气稀薄,温度非常低,处于这个位置的飞机需要通过增加空气浓度和温度,以适合旅客正常舒适的乘坐,所以需要增压系统。通常飞机增压后,空气的稀薄程度最高不超过相当于2400米的大气压力。
“也就是相当于爬山爬到这个高度的空气。 温度通常控制在24摄氏度左右。比较有利于旅客穿着正常的衣物,正常活动。”陈建国表示,增压系统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故障,可能造成飞机内无法继续保持足够的空气压力,那么飞行员就需要将飞机立即下降到安全的高度,通常是3000米左右,或者在山区最低安全的高度。
“通常来说,根据航线是否经过山区和高原地区,飞机上的氧气可以给旅客提供15~22分钟的供氧,为旅客提供在飞机从高空下降的氧气供应。在此期间,如果在平原航线,飞机可直接降至3000米安全高度;如果是高原或者山区航线,飞机则需要先下降到可以安全呼吸的高度保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4500米以下,旅客就安全了。等到飞过高原或者山区,再下降到3000米。”陈建国说。
对于飞机的客舱增压系统,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表示,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人员在高空不至于缺氧。像乘客反映的很热、喘不过来气的现象,也应与故障有关。高空中缺氧会导致人员失能,尤其是对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员,不仅是对乘客的影响,如果驾驶员失能,后果不堪设想。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南表示,民航飞机一般运行高度是在八千到一万米左右,而维持人类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海拔一般是在三千米左右(超过了则可能造成呼吸困难),为了保证乘客正常的健康需求和生理需求,客舱里要配置增压系统。“说白一点,增加客舱的压力,这样可以保证乘客的正常呼吸。”
来源:央视新闻、极目新闻、@新京报我们视频、潇湘晨报、中国新闻网、中国之声、封面新闻等
近期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