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美国公布6月非农就业数据。其中新增非农就业14.7万,超市场预期。失业率为4.1%,平均时薪同比增长3.7%,低于市场预期。
【核心观点】
一、新增非农就业再超预期,失业率下行,且前值小幅上修
1. 新增非农就业再超市场预期,且前值经历小幅上修
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较5月份初值(13.9万)回升,且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0.6万。4月、5月新增非农就业累计上修1.6万,为2025年首次。趋势上看,近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14.97万人,亦出现上行。结构上看,政府就业贡献了6月新增非农就业的将近50%,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较为罕见。私人部门方面,建筑业、零售业新增就业较5月上升较多。总体看,6月非农数据显示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较为明显,但考虑到本月数据中政府部门的占比较高,以及后续可能的下修,还需要保持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观察。
2. 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均下行、永久性失业占比略有回升
6月美国劳动参与率录得约62.3%,失业率约为4.1%,两者均超预期下行,显示美国整体的就业情况边际略有好转,与非农就业数据的方向一致,均指向美国劳动力市场较有韧性。再来看失业率成因,相较于5月,6月离职者、永久性失业占比有所上升,再就业者、完成临时工作占比有所下降,可能显示企业倾向于招聘经验丰富的员工,以应对后续可能的业务需要。
3. 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压力连续上行
从JOLTS数据来看,5月份职位空缺数为776.9万人,较4月上升约37.4万人,职位空缺率为4.6%,目前每个求职者对应约 1.1个工作岗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紧张程度连续2个月上行。同时,职工主动离职率录得2.1%、解雇裁员率录得1.1%,主动离职率与解雇裁员率变化与4月相反,我们认为,或显示美国企业与居民对经济前景的看法边际改善,带动劳动力需求提升。
二、美国就业韧性持续性或需观察,9月降息可能性尚存
第一,6月新增非农就业中,州与地方政府就业占比超过50%,其中教育就业为关键因素,其可持续性需要观察。6月美国非农就业超预期的最关键因素在于州与地方政府新增就业(8万),其中6月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新增就业为6.35万,占州与地方政府全部就业的约79%。若仅考虑私人部门的新增就业,实则不及市场预期。往后看,如果7月份州与地方政府新增就业回归至均值水平亦或下降,则7月非农就业或将面临不小的降幅。
第二,对美联储而言,虽然非农就业数据回升,但内部分歧的显现以及特朗普的施压,可能促使其提高降息灵活性,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尚存。在6月FOMC会议公布的点阵图中,美联储官员们仍认为2025年可能有2次降息,但对降息幅度的分歧似乎较大,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更是将这一分歧显性化。结合本次6月非农数据、美联储内部分歧显性化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降息的不断施压来看,我们认为美联储后续降息的灵活性将会提升,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尚存。不过基准情形下,考虑到通胀的可能上升,我们仍维持4季度首次降息,全年可能降息1-2次的判断。
往后看,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相对较好,我们需要关注6月CPI数据(7.15)、美国减税法案的最终规模。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紧张引发通胀超预期。
目录
正文
新增非农就业再超预期,失业率下行,且前值小幅上修
1.1、 新增非农就业再超市场预期,且前值经历小幅上修
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较5月份初值(13.9万)回升,且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0.6万。4月、5月新增非农就业分别上修1.1万、0.5万,两个月累计上修1.6万,2025年以来首次出现上修[1]。趋势上看,近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14.97万人,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上行。6月非农就业数据的超预期,以及前2个月的数据上修,显示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暂无隐患。但考虑到本次数据发布时间提前一天,我们还需要观察后续数据是否会持续上修。
结构上看,政府就业贡献了6月新增非农就业的将近50%,特别是州和地方政府,较为罕见。私人部门方面,建筑业、零售业新增就业较5月上升较多。6月私人部门就业增加约7.4万(商品制造增加0.6万,服务业增加6.9万),政府就业大幅增加7.3万,其中州和地方政府增加8.0万,联邦政府减少0.7万。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教育和保健服务、休闲和酒店业新增就业较多,分别为1.5万、5.1万、2.0万。总体看,6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较为明显,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明显受到特朗普新政(关税、政府减支)的负面冲击,有助于缓和对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忧。但考虑到本月数据中政府部门的占比较高,以及后续可能的下修,还需要保持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观察。
1.2、 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均下行、永久性失业占比略有回升
6月美国劳动参与率录得约62.3%,失业率约为4.1%,两者均超预期下行。具体来看,6月份调查城市人口增加20万,劳动力人口减少13万。总就业人口增加9.3万,失业人口减少22.2万,劳动参与率下降0.09个百分点至62.28%,失业率下降0.13个百分点至4.117%。年龄段来看,25-54岁区间劳动参与率处于在83.5%的较高水平区间,且略有回升。16-24岁年龄段劳动参与率略有下降。族裔方面,白人、西班牙裔、亚裔失业率均有所下降,黑人失业率有所上升。从6月劳动参与率以及失业率的表现来看,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同时下行,显示美国整体的就业情况边际略有好转,与非农就业数据的方向一致,均指向美国劳动力市场较有韧性。
再来看失业率成因,相较于5月,6月离职者、永久性失业占比有所上升,再就业者、完成临时工作占比有所下降。此外,因经济原因从事兼职工作的人员数量再度下滑。6月永久性失业者占比略有上升,但再就业者下降,可能显示企业倾向于招聘经验丰富的员工,以应对后续可能的业务需要。
1.3、 薪资环比增速略有下行,工作时长边际下滑
6月美国非农就业时薪录得36.3美金,同比上升3.7%,环比上升0.2%,分别较5月下降0.1、0.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信息业、专业和商业服务薪资同比增长较多,信息业、其他服务业、专业和商业服务薪资环比增长较多。总的看,教育和保健服务薪资环比增速录得负值,或是整体薪资环比增速边际下行的重要原因。
此外,6月美国周工作时长较5月下降0.1个小时至34.2个小时,工作时长中枢整体下行。结合当前失业率的基本稳定来看,后续薪资增速有较大概率维持一定韧性,但伴随着后续通胀绝对水平的可能反弹,则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可能略有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下行。
1.4、 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就业指数、中期就业扩散指数均边际下行
结合PMI就业指数以及就业扩散指数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则呈现出一定的边际下降。6月美国ISM非制造业、制造业PMI就业指数分别下降3.5、1.8个百分点至47.2%、45.0%,边际上均略有下降。但3个月后私人部门就业扩散指数回升至53.2, 6个月后私人部门就业扩散指数则边际下降至52.4。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美国就业市场边际上或保持相对平稳。
1.5、 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压力连续上行
从JOLTS数据来看,5月份职位空缺数为776.9万人,较4月上升约37.4万人,职位空缺率为4.6%,目前每个求职者对应约 1.1个工作岗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紧张程度连续2个月上行。同时,职工主动离职率录得2.1%、解雇裁员率录得1.1%,主动离职率与解雇裁员率变化与4月相反,我们认为,或显示在5月美国关税政策相对缓和的背景下,美国企业与居民对经济前景的看法边际改善,带动劳动力需求提升。
从劳动力缺口来看,5月美国总劳动力缺口(就业人数总额 岗位空缺—劳动力人口)较4月回升30.7万至53.2万,与2019年的平均水平相近,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目前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
美国就业韧性持续性或需观察,9月降息可能性尚存
6月非农数据表现相对较好,缓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忧,或将促使美联储在7月继续保持观望。但如前所述,由于政府就业贡献了6月数据的将近一半,因此美国就业韧性的可持续性或需观察,具体而言:
第一,6月新增非农就业中,州与地方政府就业占比超过50%,其中教育就业为关键因素,其可持续性需要观察。6月美国非农就业超预期的最关键因素在于州与地方政府就业(8万),超过了私人部门的全部新增非农就业,在历史上较为罕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拆分,其中6月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新增就业为6.35万,占州与地方政府全部就业约79%,当月新增就业数量在过去几年中也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与特朗普政府推动减税法案,可能减少相关拨款有关。事实上,2023-2024年州与地方政府的月均新增教育就业为2.02万人。因此,若仅考虑私人部门的新增就业,实则不及市场预期。往后看,如果7月份州与地方政府新增就业回归至均值水平亦或下降,则7月非农就业或将面临不小的降幅。
第二,对美联储而言,虽然非农就业数据回升,但内部分歧的显现以及特朗普的施压,可能促使其提高降息灵活性,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尚存。在6月FOMC会议公布的点阵图中,美联储官员们仍认为2025年可能有2次降息,但对降息幅度的分歧似乎较大(),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更是将这一分歧显性化。如沃勒、鲍曼等委员认为考虑到关税导致消费者支出疲软、劳动力市场减弱,对通胀的抬升则似乎不及预期,因此有可能在7月便可采取行动;但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克表示应该更加关注通胀,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将关注夏季的数据来决定,目前无需降息[2]。结合本次6月非农数据、美联储内部分歧显性化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降息的施压来看,我们认为美联储后续降息的灵活性将会提升,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尚存。考虑到7月非农数据可能的下行,参考2024年9月降息,如果美国劳动力市场快速恶化,则美联储选择降息的可能性将提升。不过基准情形下,考虑到通胀的后续可能上升,我们仍维持4季度首次降息,全年降息1-2次的判断。
往后看,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相对较好,我们需要关注6月CPI数据(7.15)、美国减税法案的最终规模。
风险提示
国际局势紧张引发通胀超预期。
[1]因非农数据会经历2次月度修正,本次4月数据为第2次修正,但4月数据总体仍有一定下修。
[2]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50029?keyword=ç¾èå¨
【相关文章】
【开源宏观】猪肉价格或进入上行周期
【开源宏观|专题】从网络关系模型理解经济大省怎样挑大梁
【开源宏观】大宗商品涨价驱动PPI环比回升
【开源宏观】增量政策有望延续落地
【开源宏观】地方化债方案复盘与思考
【开源宏观】降息后增量政策落地可期
【开源宏观】从“社零”到“服零”:经济结构观察与长期政策思考
【开源宏观】政策进入落地期——815降息点评
【开源宏观】金融数据低于预期,政策储备持续释放
【开源宏观】通胀趋势仍在向下,联储或难继续加息
【开源宏观】核心CPI超季节性回升
【开源宏观】出口同比或将见底回升
【开源宏观】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
【开源宏观】怎样看待美国失业率和新增非农趋势同时向下?
【开源宏观】继续加息对美联储或仍是较优选择
【开源宏观】服务价格强势反弹
【开源宏观】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难持
【开源宏观】地产需求侧宽松继续加码——2023年1月第1周政策跟踪
政策进入落地期,地产纾困有实质性进展——2022年8月第1周政策跟踪
为何美国就业市场屡超预期?—美国7月非农数据点评
四问利润传导,这次不一样?
美国“衰退”的程度有多深?—美国二季度GDP数据点评
怎样理解“最好结果”?——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75bp加息还会再有吗?—美联储7月FOMC会议点评
中断后再启程,本轮利润传导有何不同? ——兼评 6 月企业利润
政策注重多方平衡,全年实现经济较好水平——2022年7月第3周政策跟踪
深度|欧债危机,魅影重现?
怎样应对好两难多难问题?——2022年7月第2周政策跟踪
再问经济合理增速区间
再创新高的通胀,骑虎难下的联储—美国6月CPI数据点评
出口向左,进口向右—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靓丽社融之后,“双宽”的可持续性怎样? ——6月社融数据点评
央地联动多措并举,汽车消费全面发力——2022年7月第1周政策跟踪
如果 CPI 连续破 3%,货币政策还会淡定吗?
就业市场火热能缓解衰退担忧吗?—美国6月非农数据点评
四个乐观的理由——兼评6月PMI和629国常会
成本压力结构性缓解,利好哪些中下游?——兼评5月企业利润
关注松地产、促汽车消费政策加码——2022年6月第4周政策跟踪
何宁:破局之路,怎样配置资产?——下半年宏观展望纪要
地房地产政策宽松再加码,美联储鹰派加息何时休——2022年6月第3周政策跟踪
雨疏霞光现——5月经济数据点评
“亡羊补牢”,其时晚否?——美国6月FOMC会议点评
破局之路,妙手何方?——2022中期宏观展望
关注CPI涨价,更需关注PPI下行非坦途——5月物价点评
当全球“滞涨”来临——2022年6月第2周政策跟踪
居民还有加杠杆的能力吗?
通胀正在变得更具“传染性”—美国5月CPI数据点评
就业市场韧性仍足,加息预期再度升温—美国5月非农数据点评
各地陆续解封,让稳增长“落地生花”——2022年6月第1周政策跟踪
深度|除了加息,我们还需要担忧美联储缩表吗?
我们与经济“合理区间”的距离
留抵退税改善4月工业企业现金流
稳增长再加码,逆势破局看 6 月——2022 年 5 月第 4 周政策跟踪
独家数据&可视化|全球比较视角下,“四问”地产长期空间
稳增长将步入2.0阶段——2022年5月第3周政策跟踪
520降息预示开启稳增长新阶段
我们距离5.5%,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国内地产政策继续放宽,海外对俄制裁持续升级——2022年5月第2周政策跟踪
信用至暗时刻背后的结构、风险和背离
通胀拐点已至,联储怎样行动?—美国 4 月 CPI 数据点评
猪价周期反转将至,三季度CPI同比可能破3%
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 8 大关注点
疫情冲击显现,后续压力犹存—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国内推进县城建设,海外多国央行加息——2022年5月第1周政策跟踪
就业继续改善,联储压力更增—美国4月非农数据点评
缩表落地,美联储“明鹰实鸽”—5月FOMC会议点评
稳中求进,发展是最大的安全——2022年4月第5周政策跟踪
从PMI季节偏离度看疫情冲击
百年变局之下,坚定看多中国
衰退开始了吗?—美国一季度GDP数据点评
内外冲击下企业利润结构更趋分化
深度|中美利差缩窄及倒挂:复盘、成因与后续影响
国内聚焦疫情纾困和宽信用,海外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2022年4月第4周政策跟踪
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喜和忧
国内降准落地,海外多国加息,内外政策继续分化——2022年4月第3周政策跟踪
滞胀的内核是通缩,仍可能小步慢跑地宽松
降准要来,然后呢?
“内弱外扰”对我国贸易的非对称影响
深度|美国会再迎来“沃尔克时刻”么?—美联储本轮加息路径及影响推演
地缘冲突下的通胀加速——美国3月CPI数据点评
信贷结构究竟怎样?对经济有何启示?
扩基建、稳地产,对通胀有何影响?——3月物价点评
内外政策分化将进一步加剧——2022年4月第2周政策跟踪
更快行动的联储——3 月 FOMC 会议纪要点评
持续改善的就业,更快加息的联储——美国3月非农数据点评
“量跌价升”背后的近忧与远虑——3月PMI点评
利润传导再受阻——2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金融稳定压舱石稳步推进,美联储鹰派发言拉升美债——2022年3月第4周政策周报
金融委会议召开,一剂稳增长的强心针——2022年3月第3周政策周报
荆棘丛生的加息之路—美国3月FOMC会议点评
怎样理解超预期的经济增速?
两会闭幕,央行上缴利润助力“稳增长”——2022年3月第2周政策周报
“宽信用”的阶段性波折还是“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
最“胀”的时刻还未到来—美国2月CPI数据点评
油价暴涨对CPI和PPI有何影响?--2月物价点评
怎样从财政和货币两方面理解央行上缴利润?
基于机器学习的PPI预测模型--量化知宏观系列之一
有韧性的回落--1-2月出口点评
加息的必要条件已经达成—美国2月非农数据点评
“两会时间”开启,对俄制裁引发全球震荡--2022年3月第1周政策周报
5.5%的底气在哪里?--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我们为什么看好基建?
现实弱改善,预期仍偏强--2月PMI点评
欧美制裁对俄欧经济和产业链的几点影响
发力农村基建,地产边际趋松——2022年2月第4周政策周报
俄乌冲突:全球通胀“黑天鹅”?
“东数西算”落地,保供稳价延续--2022年2月第3周政策周报
价格传导加强,困境反转来了?
宽信用兑现,地产政策继续边际松动——2022年2月第2周政策周报
春节遇上冬奥,各地促进文旅、冰雪消费——2022年2月第1周政策周报
各地两会闭幕,春节加强保供给促消费——2022年1月第4周政策周报
降息落地,多省出台措施支持小微企业——2022年1月第3周政策周报
多项稳增长政策出台——2022年1月第2周政策周报
稳住宏观经济大盘——2022年1月第1周政策周报
稳信贷表述更加积极
美联储会加快行动么?
宽信用来了,稳增长还会远吗?
弱现实不改强预期——1月PMI点评
深度|8大要素25张图看懂2022年地方两会
“鹰”声嘹亮—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点评
数读LPR调降
五问开年降息,对经济和配置有何影响?
后疫情时代的出口,关注什么?
本轮宽信用的两个猜想
平稳收官——2021 年通胀点评
测算:LPR还有再降息空间吗?
深度|数说价格传导之谜——通胀系列之二
是终点也是起点
三重因素叠加下的票据利率异动
深度|奥密克戎对全球经济和货币政策影响几何
稳中求进的经济平衡木
五大主线打开2022经济密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深度|CPI-PPI见底回升,怎样配置资产?—通胀系列之一
社融的内生弱与外生强
出口的三点扰动和三个影响
稳健有效——12月政治局会议和降准点评
保供已显成效,政策将向何处去?
对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6点理解
转型的阵痛与喜悦
宽信用的梦想与现实
CPI-PPI触底了吗?价格传导怎样?
五问碳减排支持工具,对大类资产有何影响?
转型、回归与再平衡——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
本文内容节选自开源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政府就业支撑美国6月非农再超预期——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发布时间:20250704),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何宁(S0790522110002),hening@kysec.cn
分析师:潘纬桢(S0790524040006),panweizhen@kysec.cn
免责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开源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何宁
开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定向在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2021-2022年就职于华安证券,担任首席宏观分析师;2018-2021年就职于国盛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2019年新财富入围(第六),2020年、2021年新财富、水晶球、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团队核心成员。2024新浪金麒麟菁英分析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特约嘉宾。
陈策
开源证券宏观资深分析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硕士,2022年11月加入开源证券,主要负责国内经济基本面、宏观 量化研究。
潘纬桢
开源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2022年11月加入开源证券,主要负责海外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沈美辰
开源证券宏观分析师。苏黎世大学银行与金融学硕士,2022年11月加入开源证券,主要负责国内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
郭晓彬
开源证券宏观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2023年7月加入开源证券,主要负责国内通胀与进出口研究。
“更富活力的团队、更具有深度的剖析、更具前瞻的判断”
何宁宏观,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