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拍到游客用塑料袋把茶卡盐湖盐路上的盐装走。景区工作人员的说法是,确实有些游客会把铺路的盐装走,景区没有明令禁止。不过,这些盐都是未加工的天然盐,泡脚可以,不能食用。
茶卡盐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大门。茶卡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盐储存量的内陆湖(盐储量约4.5亿吨),海拔3100米,面积105平方千米。“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由于板块运动,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
茶卡盐湖是内陆湖,面积比青海湖小,年降雨量很少,加上这里蒸发又特别厉害,故形成了这个含盐量极高的盐湖。茶卡盐湖湖面辽阔,且受地形阻挡,湖泊风浪、湖面涟漪少,湖面平滑如镜。茶卡盐湖远离人烟,环境清洁无污染,湖泊水质清澈。此外,位于高原内陆,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蓝天、白云、雪山倒影于湖上,形成“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盐业开采历史悠久,因颜色白中泛青,一直以来被称为“青盐”。在茶卡盐湖内及路边都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盐。虽然这个盐产品的主要成分还是氯化钠,氯化钠的含量也能到97.5%以上(从氯化钠含量上来说,是满足国家食品食用盐要求的)。但是天然盐的杂质很多,不符合卫生健康标准,对...有害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普通人很难提纯,不能食用(比如“盐路”上人来人往,都是污染物质)。
注意:钾盐不是食盐。钾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钾肥、氮肥、磷肥等三大类化肥之一)。钾有助于农作物茁壮成长,使茎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促进淀粉和糖分的生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增加钾盐供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青海察尔汗、新疆罗布泊是中国钾盐资源丰富的两大地区。
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景区每天接待游客数万人,的确有极少数人会这样,原则上是不允许拿的,也不建议拿,这些盐未提纯无法食用。茶卡盐湖盐储量巨大,虽然个别游客捡盐带走的现象不会对盐湖造成显著影响,但不建议游客这样做——铺路的盐是从盐湖中采挖的原盐,之所以用来铺路,是为了丰富场景,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如果想要盐湖产的食用盐,可以在景区购买,每人也可凭套票免费领取一包。
茶卡盐场,是拥有千年开采史的湖盐(内陆盐)产场。其开采历史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汉代已有开采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食盐供应尤为紧张。上世纪50年代,青海省盐业公司成立后,茶卡盐湖实现规模化开采,并逐步扩大产能,为国家食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食用盐销量达6万吨(开采规模达250万吨/年)。
注意:与海盐(煮海为盐)相比,内陆的岩矿(井)盐的品质相对较好(纯净,少杂质)。据不完全统计,岩矿(井)盐在食用类盐中占比最大,约为现代制盐总产量的41%(海盐仅为26%)。中盐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其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