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林黛玉)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执着地追求爱情,她炽热如火、尖酸刻薄,既多愁善感,又幽默活泼,她是一个充满矛盾、具有多面性格的人,她也有缺点,小性儿、恶语伤人,好些人对她这一点不以为然……”
1987年,陈晓旭因为林黛玉一角而成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因为她就是林黛玉的化身。
所以,陈晓旭也从自己真实的模样变成了书中的林黛玉,从此“娇袭一身之病,态生两靥之愁”,成就风流婉转的真实黛玉人生。
可实际上,后来《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在接受采访时才说出真相:最初他们看好的林黛玉人选并非陈晓旭,因为她脸型不好,也不够漂亮。
刚刚参加选角时,陈晓旭只有18岁,她眼睛大,但唇部线条不是很完美,略有龅牙,而且,在身材方面来说,也不是很匀称。
显然这都没办法与婉转、风流的林黛玉形象相提并论。
相反,当时剧组中有导演眼中更不错的人选,比如安雯,也就是《红楼梦》中出演晴雯的演员。
在王扶林导演眼中,安雯真的很像林黛玉,长得漂亮不说,而且出身于书法世家,又自幼学习京剧,各方面都贴合林黛玉的形象。
更重要的一点,安雯的演技更高,她表演经验丰富,一行一动皆是戏。
这是导演看好她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演员就是用来演戏的。
只不过,安雯完美是真的,可其整个人身上的气质却不能与林黛玉的病仄之美相符。而且,安雯的脸型有点大,和娇弱、病气没办法吻合。
所谓神似大于形似,王扶林导演最终将安雯饰演林黛玉的想法打消了,他需要的是一个别人一眼便看出是林黛玉的人选,而不是一个对号入座,将林黛玉放在某个人身上的人选。
后来,王扶林也考虑过其他演员,其中张蕾就是一个。
张蕾就是出演《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演员,那是愁态与忧郁并存,美丽与娇弱同在的女演员,很是让王扶林导演看好。
但这样的张蕾却与林黛玉形象相去甚远,她当时已经26岁,算是剧组里年纪最大的演员了,而林黛玉等人的角色刚刚只有十几岁,可见她的成熟与少女气质不符。
同样,张蕾漂亮是真的,可她的美中因为成熟的元素过多,从而给人一种艳丽之色,这和林黛玉少女身上的清纯气质完全不同。
在反复思考之下,王扶林导演放弃了让张蕾出演林黛玉的想法,在他看来,气质本身比脸蛋要重要得多。
直到这时,陈晓旭刚好要求自己出演林黛玉,而且,她似乎就是抱着出演这一个角色而来的,其他的都不考虑。
“如果我去演了其他角色,观众会说林黛玉去演了别的角色。”
这就是陈晓旭对自己演出林黛玉一角的看法,在她心里,自己就是为林黛玉而生的。
面对小小年纪,能有如此个性的陈晓旭,王扶林等人很是欣赏,“样貌较为普通”,演技也一般,但她对《红楼梦》中的问题以及人物了解,却是信手拈来。
这本身就是优势,何况,陈晓旭身上有着其他演员没有的忧郁气质。你可以想象,一个14岁的少女,便可以写下《柳絮》这样的小诗,充分表明其心中的灵窍气质。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送到天涯海角”,这与陈晓旭心中黛玉的诗人气质莫名相合。难怪她自己也说过:我与林黛玉的个性有一点相合。
当然,只是这一点不足以打动王扶林,在他看来,陈晓旭身上忧郁的气质很完美,而她只有80斤的体重也是一个硬性标准。
王扶林导演当时是这样说的:女性80斤的体重,在80年代是非常难找的,而当时陈晓旭刚好就是80斤。
虽然当时陈晓旭只有18岁,可她的身高并不矮,只有80斤的样子看上去又弱又瘦,有一种风吹便会被带走的感觉,让人莫名怜惜。
而这就是不够漂亮的陈晓旭能够在林黛玉这个角色中化腐朽为神奇的原因所在,她的气质加身材,决定了我们今天对林黛玉形象的认知。
很多人都认可这样一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而陈晓旭演林黛玉也恰恰是如此。
她当时看上去普通的样貌,在如今之所以能成就“林黛玉化身”的说法,真的不是因为容貌的倾城倾国,而是来自其气质的不可超越。
事实证明,导演的眼光就是毒辣,陈晓旭演活了林黛玉,她原本的不够完美也成了自己的特色,虽然王扶林一直遗憾:“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陈晓旭不够漂亮。”
更遗憾的是,陈晓旭在41岁便早早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多次表达过自己对于林黛玉这个角色的看法,而且,她似乎始终都在朝着这样的认知发展自己的人生。
“她(林黛玉)追求的不是婚姻,而是知己,她追求意境、追求高度的精神生活,她心中有一个诗的王国”。
陈晓旭在看透了林黛玉的追求之后,才有了自己认为的属意的生活,从其经商到皈依,其实足以说明一个事实,她内心住着一个透悟了人生的灵魂,不是单纯的忧郁与悲伤,而是看透之后的果决和勇敢。
“就像王昆仑先生说的,‘她把全部自我深浸在感情的深海中,呼吸着,咀嚼着这里的一切,从酿造出她的情绪、嗜好和精巧的语言、优美的诗歌,最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
陈晓旭正是看透了这些,所以她心里的黛玉是与众不同的,她出演的黛玉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而这刚好成就了王扶林导演心目中完美的黛玉形象。
有些东西是不可复制的,就像有些东西是无法超越的一样。
王扶林导演当年靠着直觉选择了陈晓旭出演林黛玉,而陈晓旭靠着自己心目中的黛玉给她做了总结。这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也成就了一个女孩子所有的自我唯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扶林之于陈晓旭是偶然,而陈晓旭之于林黛玉却是必然,所以她最后用自己的方式,成全了世间再无林黛玉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