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路径西调,成了华南人的“心头大事”,它往哪走、在哪登陆,每天牵动无数人的心。一开始,预报说它可能在珠海登陆。可没几天,路径不断往西调,慢慢指向湛江。这下,大湾区朋友刚想松口气,粤西压力瞬间拉满——难道真要遭遇2008年“黑格比”、2015年“彩虹”,甚至1996年超强台风那样的冲击?其实现在别急着下结论。不管是大湾区还是粤西,都得按当地曾遇的最坏情况准备。“桦加沙”实力不容小看,没人敢拿生命财产安全赌一把。
中央气象台9月22日最新预报,“桦加沙”路径更明确了:9月22日白天穿过巴士海峡,23日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24日凌晨到下午,大概率在广东中西部(阳江至湛江一带)到海南东北部沿海登陆。不过回头看9月21日,它的路径一直在细微变动。通常,台风强度超预期,自身“内力”会变大,路径会往北偏。但这次副热带高压也超预期强,一个劲把它往西边推,两种力量一度不相上下,才让路径难测。就算现在路径清晰,也不能放松。江门到阳江、珠三角特别是港深珠澳地区,依旧处飓风高风险区,半点警惕不能少。
17级超强台风“桦加沙”有多猛,气压数据告诉你答案。9月22日06时,中央气象台显示,它中心气压低至91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风速62米/秒,阵风超17级。这强度已超过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摩羯巅峰中心气压915百帕。再看之前观测:9月21日16时左右,“桦加沙”风眼经过巴士海峡以东浮标,测到903百帕超低气压,接近2014年威马逊在海南七州列岛的899.2百帕极值。
但要注意,浮标单点数据和官方认定的台风中心气压有观测差异,不能直接划等号。有人会问,气压低意味着什么?台风是低压系统,气压越低,强度越强。全球平均海平面气压是1013百帕,台风中心气压970百帕时对应12级风力,而“桦加沙”比这还低60-70百帕,强度可想而知。还有关键变化:9月21日晚,“桦加沙”出现眼壁置换迹象,像螃蟹脱壳,期间强度可能短暂减弱或维持。之后能否二次巅峰?要看南海海温、垂直风切变等条件,不能说“肯定增强”。就算它因眼壁置换或冷空气变弱,只要登陆时仍保持强台风级别,依旧会带来巨大灾害。
想知道台风“桦加沙”和2018年“山竹”谁更具威胁?两者有相似,也有明显差异。“山竹”给珠三角留深刻记忆,深圳、香港阵风17级,广州10级大风 。但“山竹”登陆前在吕宋岛削弱,强度从17级降至14级。“桦加沙”若按当前路径,避开吕宋岛高山,进南海后受削弱更小。“桦加沙”能否超“山竹”灾害影响,要看三点:风圈上,它环流更广,影响范围或更大;降雨效率上,登陆时碰华南前期降雨区,或加重内涝;地形上,粤西沿海地形平缓,风力持续或更长。
目前,“桦加沙”锁定华南,9月24日登陆。大家切勿掉以轻心,粤西、海南东北部朋友,务必提前做好防台措施。比如窗户贴“米”字胶带,加固阳台护栏;按每人每天4升水、3天食物备物资,加常用药、充电宝等;沿海低洼区居民提前知撤离路线,收通知马上转移;保持手机电量,关注预警,非必要不出门,远离海边等危险区。台风是自然猛兽,我们虽无法硬抗,做好准备能护家人周全。盼大家平安度台风,“桦加沙”影响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