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歌了。记得《成都》刚刚发行时,光单曲循环我就听了两个月。但有一个疑问直到今天,依旧被很多人提起:为什么分别总是在九月?
听《成都》的时候还在上初中,现在想想也只有那个时候会问出这样“蠢”的问题。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网友的分析有很多种。有人说这是创作者赵雷的真实经历;也有人说九月入秋伤别离,是一种情感的代表;当然,认可度最高的还是,说九月是和亲人离别独自远行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分别...
然而,我更愿意把它解释为——大概两三年前我看到过一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看似分别在六月,但六月是充满庆祝欢呼的。我们会习惯性地把这当成一次假期式的离别。只有步入九月时,我们才会恍然发现,原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假期,而是分别的一切未知。当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身边有了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时,那种心理感受才真正与分别相匹配。
起初看到这样一个回答时,我是很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觉得颇有道理。但那种认可是理论上的,心理上我不太确定这会不会是对的。到现在再听起这首歌却有所不同,似乎是真的有所感同身受了。
人的感觉是有延后性的,当干爽的秋风吹透闷热的午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结束了。前两天一位恩师给我分享了一篇学校公众号的推文,陌生又亲切,看完那一刻我开始明白歌词里的那句“分别总是在九月”~九月是后知后觉的毕业季。
走到这,那就继续向前吧,毕竟九月才刚刚开始。即使没了少年的意气风发,也祝你我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