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买健康险就像走钢丝——投保时业务员拍着胸脯说"啥都赔",理赔时保险公司拿着放大镜查你十年前的体检报告,哪怕是个芝麻大的结节,都能成为拒赔的"撒手锏"。
吉林和龙就上演了这么一出离谱大戏:闫某买了两年"爱健康"保险,2023年底查出肺癌住院花了3万多,找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翻出她投保前的"肺部结节"记录,甩出拒赔通知书:"你没如实告知,一分不赔!"闫某气到拍桌子,从和龙法院一路维权,最后法官一句话定音:"保险公司,掏钱!这钱你必须给!"
这案子里藏着太多让人血压飙升的细节:业务员的"口头承诺"算不算数?体检发现的小结节必须告诉保险公司吗?保险公司握着"拒赔权"不用,过期真的会作废?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起"肺部结节引发的理赔大战"。
案情:从"轻松投保"到"理赔翻车",结节成了"挡箭牌"
1️⃣. 第一次投保:业务员拍胸脯"啥都能保"
故事得从2022年11月说起。闫某想给自个儿和老公买份健康险,通过微信联系上某保险公司(咱们叫它"较真保")的业务员于某。于某热情得像冬天里的暖气片:"姐,咱这'爱健康'保险老好了,住院费能报300万,小病大病都管!"
闫某有点犹豫,毕竟自己身体不算顶好,赶紧跟于某念叨:"我之前体检好像有点小问题,能保不?"于某大手一挥:"姐你放心,只要不是癌症、心脏病这种大病,都能保!你把钱转我,我给你办手续!"
闫某听着靠谱,当天就微信转了2038块,夫妻俩各1019块。三天后,于某发来电子保单,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健康告知栏里列了一长串"不能保的病",从恶性肿瘤到瘫痪,看得人眼晕。闫某问于某:"这些我都得一条条对吗?"于某说:"不用细看,我都给你核过了,没问题!"
这份保单没让闫某签字,就这么生效了,保期从2022年11月8日到2023年11月7日。闫某当时没多想——业务员都打包票了,还能有啥问题?
2️⃣. 续保:点个二维码就完事,谁还记得去年的结节?
转眼到了2023年11月,于某又发来微信:"姐,保单快到期了,续保不?今年还是1019块,流程特简单!"闫某想着一年没出事,续上省心,就让于某发来了续保二维码。
她扫了码,页面弹出一堆文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保险条款》《投保提示书》……全是密密麻麻的字。闫某跟大多数人一样,直接点了"同意",线上付了1019块,保单就算续上了,保期到2024年11月7日。
谁也没料到,这次"秒点续保"埋下了大雷——新保单的健康告知里,悄悄加了一句:"被保险人过去1年内不存在肿块、结节等症状"。而闫某后来才知道,自己2022年11月1日(就在第一次投保前7天)在延边医院做CT,查出过"两肺结节",只是当时医生说"问题不大,定期复查就行",她压根没当回事,更没想起告诉保险公司。
3️⃣. 生病:肺癌住院花3万,理赔时结节成了"罪证"
2023年12月,闫某总觉得胸口发闷,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一查,结果晴天霹雳:左肺上叶微浸润性腺癌,得赶紧手术!
从12月18日住院到25日出院,7天时间花了31998.23元,医保报完自付部分还是不少。闫某想起那份"爱健康"保险,赶紧找"较真保"申请理赔,心想"300万保额,报2万多总没问题吧"。
没想到等了俩月,等来的不是理赔款,而是一份《拒赔通知书》,上面写着:"经查,你2022年11月1日就查出肺部结节,投保时没说,属于未如实告知,本次事故不赔!"
闫某当场懵了:"我投保时问过业务员,他说小毛病不用报啊!而且结节是结节,癌症是癌症,这俩能一样吗?"
"较真保"的理由却很硬:"健康告知里写了'有结节不能保',你没说就是骗保!我们查了你的就诊记录,证据确凿!"
4️⃣. 吵架:各执一词闹到法院,业务员成了"关键证人"
闫某气不过,2025年1月把"较真保"告到和龙市法院,要求赔偿21998.23元(31998.23元减去1万免赔额)。
法庭上,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较真保"说:"她投保前就有结节,这是事实!健康告知里写得明明白白,她自己不看怪谁?"
闫某反驳:"第一次投保时,我跟业务员说了身体有小问题,他说能保我才买的!而且第一次保单里根本没说'结节不能保',是续保的时候偷偷加上去的!"
"较真保"又说:"续保的时候电子保单里有提示,她自己点了'同意',就得认!"
闫某的丈夫(也是她的委托代理人)掏出微信聊天记录:"你们看,业务员就发了个二维码让她扫,谁会翻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再说了,你们知道她有结节,为啥不早点解除合同,等她生病才说拒赔,这不是耍人吗?"
法官拿着那份电子保单翻来覆去看,眉头越皱越紧:"这里面的字比蚂蚁还小,健康告知跟其他条款堆在一起,谁能一眼看见'结节'俩字?"
判决:法官拆穿"拒赔套路",2.2万一分不能少
和龙市法院的判决,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这起纠纷的"病灶",每一条理由都让"较真保"哑口无言。
1️⃣. 第一个关键点:第一次投保,"结节"不算"未如实告知"
法院认为,闫某2022年第一次投保时,"较真保"的健康告知里没明确说"有结节不能保",只列了"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大病。根据《保险法》,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仅限于保险公司"问过的内容",没问的不用主动说。
"简单说,"法官打了个比方,"就像你去饭店吃饭,服务员没问你'吃不吃辣',你没必要主动说'我不能吃辣'。保险公司没问'有没有结节',闫某没说不算错。"
更重要的是,闫某提交的微信记录显示,她投保时确实跟业务员提过"身体有小问题",业务员说"能保"——这说明保险公司当时知道她可能有健康问题,还同意承保,现在拿"结节"说事,纯属"事后诸葛亮"。
2️⃣. 第二个关键点:续保虽然"漏报",但保险公司"过期作废"
2023年续保的保单里,健康告知确实加了"结节不能保",而且用了加粗字体。闫某续保时点了"同意",却没说自己有结节,这看起来像是"未如实告知"。
但法官指出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保险公司知道闫某有结节后,没在30天内解除合同!
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发现投保人没如实告知,有权解除合同,但这个权利必须在"知道解除事由后30天内"行使,超过时间就作废了。"较真保"2024年2月26日就发了拒赔通知书(说明当时已经知道结节的事),却一直没提"解除合同",直到开庭还在说"不赔",这就等于放弃了"解除权",合同继续有效,必须赔!
"这就像你发现别人借你钱没还,却一直不催,过了诉讼时效就不能再要了,"法官解释道,"保险公司握着权利不用,过期只能自己认栽。"
3️⃣. 第三个关键点:结节和癌症没关系,不影响理赔
退一步说,就算闫某没告知结节,"较真保"也没法证明"结节会导致肺癌"。医生的诊断显示,闫某的肺癌是"微浸润性腺癌",和之前的结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法院认为,保险公司不能拿"八竿子打不着"的既往症拒赔。"总不能说因为有过结节,所有肺部疾病都不赔吧?那买保险还有啥用?"
4️⃣. 最终判决:21998.23元必须给,诉讼费保险公司掏
2025年4月14日,和龙市法院下了判决:
"被告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延边中心支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立即向原告闫某支付保险金21998.23元。案件受理费175元,由被告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