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60多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司法部:目前我国有仲裁员6.7万人

十四五以来60多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8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部长贺荣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司法部部长 贺荣: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司法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十四五”时期,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法治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立足职能扎实推进法治建设相关任务的落实,以及政府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治等各项工作,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下面,我从6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第一,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任务落实更加有力。今年是法治思想提出5周年。五年来,我们立足职能抓好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推进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实施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聚焦法治思想贯彻落实等开展法治督察,大力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等。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得到扎实有力推进。

第二,政府立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加精准。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全面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法律法规供给。五年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规150件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同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对全部现行600多部行政法规开展了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围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推进制定31件授权和改革决定,以及7批次一揽子修改法律法规58件、废止28件。

第三,民生福祉的法治保障更加坚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职能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法治保障。聚焦民生领域,我们突出重点,和有关部门推进制定修改食品安全法、学前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针对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职责,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规范罚款设定实施和涉企行政检查。目前,我们正在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第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深入推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领域改革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并持续完善。建设全覆盖的法律服务网络,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加力提升服务质效,五年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7亿多次;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法律服务支持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机制,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不断提升,积极回应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目前,我国有律师83万、仲裁员6.7万、公证员1.5万、司法鉴定人4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1.2万,每年办理各类业务4000多万件,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五,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更加有效。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推进监狱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和法治宣传,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格局。五年来全国310万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五年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4万件,2024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新收案件近110万件,九成以上实现了案结事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逐渐凸显。

第六,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更加彰显。立足职责推进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加快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对外贸易法、仲裁法、海商法等法律法规的研究起草、审查修改工作。深化法治交流合作,我国已签署91个司法协助条约、19个移管被判刑人条约,五年来办理司法协助案件1.6万多件。举办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中越司法行政部门首次边境会晤,深化金砖、澜湄等框架下司法行政领域的务实合作,国际法治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加快培育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支持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我国律所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7家分支机构,服务公民和企业“走出去”。以仲裁为例,五年来办理涉外仲裁案件1.6万件,标的额达到7300亿元,其中2024年受理4400多件、标的额近2000亿元,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0%和136%,我国已逐步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

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高标准谋划推进“十五五”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提问环节

新华社记者:

中央依法治国办设在司法部,请具体介绍一下在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落实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谢谢!

贺荣: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关心,这个问题我来回答。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认真履行中央依法治国办设在司法部的相关职责,组织协调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取得新成效。

一是将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推进法治思想全面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组织编写出版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学习问答、概论等权威辅导读本和教材,围绕原创性贡献加强研究阐释,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全覆盖培训轮训法治工作队伍。

二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围绕落实法治领域重大部署、重要规划和重要改革持续发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关任务和措施得到有力推进。各地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相关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更加有力,从各地来看,对法治建设履职情况进行述职实现了全覆盖。推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相应审查职责,促进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以基层司法所为例,全国3.9万个司法所协助地方政府审核规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70多万件。我们聚焦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综合性法治督察,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

三是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相关部署取得显著成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目标,协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这一主体工程,协同推进行政执法体制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部署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已经完成了两批,共选树90个综合示范地区和83个示范项目,第三批正在进行中;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普遍配备法律顾问,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夯实法治社会建设基础,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深入实施,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420万“法律明白人”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全社会法治观念持续增强。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党中央部署抓紧研究起草新一轮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四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围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国625所法学院校负责人全覆盖集中培训,常态化举办“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法学院校师生共68万人次参加。“十四五”以来,有60多万人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建立51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平台、16家涉外法治研究平台,依托重点法学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部分高校实施涉外律师和国际仲裁法律硕士研究生项目,应当讲,“十四五”期间我们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实践型法治人才。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新闻网

十四五以来60多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为国家有关金融稳定立法、司法、执法、监管提供专家建议,为金融机构重大疑难案件、重大风险事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金稳法咨聘请了国内法律界、金融业等专家,组成强大咨询服务团队。团队囊括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著名学者、各大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具有司法机关工作经历的专家。以首席为代表的金融法咨专家团队,先后为国内十余家金融机构提供涵盖证券交易、私募基金、险资质押、信托贷款、银行函证、联合授信、不良处置、债委会、票据争议、商事仲裁、信贷涉刑、知识产权、失信惩戒、合规治理等专项咨询服务。金稳法咨专项咨询服务的权威性、专业性、及时性、保密性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 咨询合作联系:jinwenfazi@126.com。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