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人在这里↑↑↑,重庆人在这里↓↓↓
2025年夏末的重庆,一则令人心碎的新闻牵动无数网友的心——一位70岁独居老人与世长辞后,相伴多年的两条狗狗因极度思念主人,竟咬破铁门重返故宅,在熟悉的老屋里绝食守候整整七日,最终瘦成皮包骨。当好心人将它们带离时,其中一只狗狗流下的泪水,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
据了解,这位独居老人平日与两条爱犬相依为命。老人离世后,家属虽将狗狗暂时带走,但它们却在老人下葬当天挣脱铁门,执着地回到生活多年的老屋。据邻居描述,两只狗始终蹲守在老人常坐的藤椅旁,对投喂的食物视而不见,任凭风吹日晒也不肯挪动半步。"它们就像两尊雕像,眼睛始终盯着门口,仿佛下一秒主人就会推门回来。"社区工作人员回忆道。
悲剧在第七天降临——因长时间未进食进水,体质较弱的一只狗狗先离世了。幸存的另一只也奄奄一息,救助人员赶到时,它已瘦得几乎能数清肋骨,却仍固执地守护在侧。经过耐心安抚,这只顽强的生命才勉强吞下第一口食物。最催泪的场景发生在转移时刻:当救助人员试图抱起它时,狗狗突然转身,浑浊的眼中滚落大颗泪珠,湿漉漉的瞳孔里倒映着生活多年的老屋,仿佛在作最后的告别。
这个真实故事迅速引发全网共鸣。有网友留言:"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忠犬八公吗?只不过八公等到了车站,而它们等到了生命的尽头。"动物行为专家指出,犬类对主人的情感依恋具有高度专一性,当失去人类伴侣时,部分狗狗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包括绝食、嚎叫甚至自残。本案中狗狗咬门返回的行为,正是其空间记忆与情感联结的强烈体现。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宠物逐渐从"看家护院"的角色转变为家庭成员。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群体饲养宠物能有效缓解孤独感,而宠物对主人的依赖同样深刻。重庆师范大学动物伦理学教授李敏表示:"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独居老人的生活保障,更要思考怎样在他们离世后妥善安置这些不会说话的家庭成员。"
目前,幸存狗狗已被爱心家庭收养,但那双流泪的眼睛已成为网络热图,持续引发人们对人宠情感纽带的讨论。正如一位网友的感慨:"它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不是宠物选择了人类,而是人类何其有幸,被这样纯粹的爱守护过。"当城市的高楼日渐林立,这份跨越物种的深情守候,恰是我们最需要珍视的人性温度。
▎来源:镜像视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高抬贵手线下联系19981253496我们删除。
巴渝微生活
每日发布巴渝大事小事,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