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家食品企业发布通知,9月18日当天停工停产组织千名员工集体观看电影《731》,旨在“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网络热搜。多数网友盛赞这家企业“有社会责任心”,也有一些人质疑“老板是在蹭电影热度博眼球,给自己产品打广告”。
更有甚者嘲讽企业“有钱做这个秀,还不如给员工发钱放一天自由假期”。
七叔想说的是,首先这是民营企业自掏腰包自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好事善举。
停工停产一日的损失加千人集体观影费用,自然是一笔不能算小的费用,而企业老板将其称作是“爱国主义教育投资”,情怀和格局值得给佻大拇哥!
其次,正如企业老板所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将其和员工生活福利待遇混为一谈。
而有此思想与政治觉悟的企业家,员工的生活福利待遇想来也不太会值得得“键盘侠”们惦记操心。
第三,还有人表示“集体观影统一着装”会有压迫感,而且电影可能有大尺度伤害画面,容易引发一些人的心理不适。
针对前面的问题,企业通知里贴心表示不便参加者自行观影可报销影票。还有,七叔也不是很明白,现在大家对集体主义活动就这么有抵触感吗?
而关于电影的尺度问题,既然是在职员工肯定都是成年人阿,虽然个体心理感受能力不同,但是对于电影表现的是日寇对我们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大的认知基础应该是相同的吧,纵然会有一些不适但也都在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吧。
第四,企业是不是在做秀蹭流量博眼球,在打变相广告?
组织员工集体观电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件事的社会性质,光明正大值得称赞。
传播开来能够弘扬正气,带动相关层面跟随效仿。是这件事的社会效应,满满正能量,为何要担忧和指责?
而且根据资料显示,这家企业今年还组织员工集体观看过《哪吒2:魔童闹海》和《南京照相馆》等影片。
可见这是人家践行的自有企业文化,而非一时起意只为吸睛引流的商业手段。
话又说回来,就算有一定企业宣传的想法存在,但这样向上向善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宣发,怎么就不该得到网络流量的关注和支持?怎么就不能比那些无聊庸俗的八卦明星花边消息,更值得大家看见和传播?
所以,请少一些躲在阴沟里的臆象和质疑,多一点共沐在阳光下的善意和助力。
还有,不难看出这个企业的老板也是一个热爱电影的人,他相信电影的力量。
他愿意把优秀的电影作品,推荐和传播给给自己身边更多的人去欣赏,让银幕的光影照进并点亮更多人的心灵和生活。
这对于当下难算景气的中国电影行业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一种幸运。
希望《731》不辜负这么多观众的热切期待,也希望《731》之后大家还能继续爱电影。
希望爱看电影的人的能够越来越多,当然前提是人们爱看的好电影能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