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歼-8DF亮相长春航展,歼 - 8DF:被 “枪挑 F22” 幻想包裹的二代机,藏着中国..

长春航展上,歼-20、歼-16这些新贵战机赚足了风头,但在展区一角静静停放的歼-8DF,却让不少老军迷停下了脚步。它身上褪色的涂装仿佛在诉说往事,这位曾被寄希望于枪挑F-22的二代机老兵,如今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注脚。

怎样看待歼-8DF亮相长春航展

歼-8DF:临危受命的高空快枪手

歼-8DF本身不是全新设计,而是歼-8D在特定压力下的进化版。上世纪90年代,能空中加油、换了新雷达的歼-8D,一度是中国空军的高空高速截击主力,专门对付轰炸机、侦察机这类目标。

怎样看待歼-8DF亮相长春航展

但进入21世纪,局面变了。特别是对面台军装备了F-16A/B,带着探测150公里的雷达和发射后不管的AIM-120导弹。咱们的歼-8D呢?雷达看得不够远,导弹还是半主动的,发射后飞行员得死死盯着目标引导,根本不敢松手,这仗怎么打?

恰逢国产歼-8F和霹雳-12主动中距弹成熟了。空军一拍板:给现有的歼-8D升级!于是,融合了歼-8F核心技术的歼-8DF诞生了。

歼-8DF的杀手锏:终于能打聪明弹了

歼-8DF的升级点非常精准,就为干一件事:超视距空战!

雷达升级:终于能看得清了!换装了歼-8F同款的1492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对F-16这类目标探测距离提升到120公里。虽然比台军F-16的150公里稍逊一筹,但总算不用盲人摸象了,具备了在较远距离发现敌机的能力。

导弹升级:终于能撒手不管了!这是最关键的!歼-8DF能挂载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发射后,导弹自己能追着目标打,飞行员立刻就能脱离规避或寻找下一个目标。想想看,在2010年前后,霹雳-12可是咱们自家能拿出手的最好超视距武器了。

靠着高空高速猛冲,配上能在80公里外开火的霹雳-12,歼-8DF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硬是扛起了超视距空战主力的重担,比它之前的前辈们强太多了。

军迷的热血幻想:为啥敢想枪挑F-22?

那会儿,不少军迷对歼-8DF寄予厚望,甚至幻想它能对抗美国五代机F-22。这股热血从哪儿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歼-8DF的高空极速比F-22还略快,某些高空加速性能可能更强。大家想:咱豁出去,靠着速度优势强行突进,冲进射程就放导弹!

怎样看待歼-8DF亮相长春航展

主动弹就是底气!霹雳-12让军迷觉得,只要能把距离拉近,一发入魂不是梦。

人海战术的浪漫?想象着多架歼-8DF编队,从不同方向猛扑F-22,让它双拳难敌四手。就算损失几架,能拼掉一架F-22也值!

于是,八爷枪挑猛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成了那个年代军迷圈子里的一种热血寄托。

冷水浇头:演习场上的残酷现实

2016年的一场模拟空战,无情地戳破了这个泡泡。北海舰队的歼-8DF对阵南海舰队的歼-11BH,结果歼-8DF被剃了光头。

怎样看待歼-8DF亮相长春航展

输在哪里?

手短眼拙:歼-11BH装备了更先进的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50公里以上。人家能在歼-8DF的雷达还没锁定自己之前,就抢先发现、抢先开火。歼-8DF的霹雳-12还没够到发射距离,就已经被判定击落了。

笨拙无力:歼-8DF设计初衷是高空高速截击,根本不是为了缠斗。它没有鸭翼、机动性差,一旦被三代机拖入近距离格斗,基本只有挨打的份。

这场演习残酷地证明:歼-8DF连自家三代机都打不过,更别提神话般的F-22了。

枪挑梦碎:代差,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冷静下来看,枪挑F-22的想法从一开始就过于乐观了。

隐身即无敌:F-22的雷达反射面积小得像只鸟,而歼-8DF的雷达对这类目标的有效探测距离会骤降到几十公里内。相当于你要摸到F-22的鼻子底下才能发现它,在实战中,这几乎等于送死,根本没机会抢先开火。

全面碾压:F-22不仅隐身,还有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强大的传感器融合能力,以及射程更远的AIM-120D导弹。歼-8DF在高空高速领域那点小优势,在F-22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当时空军内部流传的说法:想击落一架F-22,代价可能是损失8架歼-8系列战机。这不是夸张,而是二代机与五代机之间巨大的代差现实,好比自行车硬要去追汽车。

歼-8DF的高光时刻:负重前行的过渡者

歼-8DF真正担当主力的时间,大致在2010年到2015年。那正是中国空军的转型阵痛期:歼-10C刚定型,歼-20还在襁褓中,先进的三代机数量严重不足。

在这背景下,歼-8DF带着它的霹雳-12,成了北部战区空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关键的远程拦截任务。它甚至真的飞上过东海前线,查证、拦截过日本的F-15J战斗机和侦察机。

怎样看待歼-8DF亮相长春航展

2015年后,随着歼-10C、歼-16、歼-20等大批三代半、五代机陆续服役,歼-8DF的性能短板愈发明显,逐渐退居二线。如今,只有少量仍在坚守岗位。

虽然性能早已落伍,但歼-8DF是中国空军艰难爬坡期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它无声地诉说着:没有这些在过渡期负重前行的老伙计打下基础,就没有今天歼-20、歼-16们的弯道超车。它们或许不再锋利,但它们是中国空军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铺路石,值得我们铭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