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行李这么多,怎么分配的呢?爸拿、妈拿、我拿、爸拿……开学季著名景点:爸“拿”马运河。给各位老爸整成banana 了!
“爸拿、妈拿、我拿、爸拿……”这不是绕口令,而是最近刷屏的“开学季著名景点——爸“拿”马运河”。短短十几个字,把一家三口搬行李的接力赛拍成了“人间纪录片”。行李箱里装的不只是被褥和电饭煲,更是中国式家庭最朴素的情感算法:父母把重量留给自己,把前程递给孩子。
数据显示,抖音,“爸拿”相关梗点赞量单日破500万。当“隐形劳动”被镜头显影,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从“父母人力车”上被驮进大学校门的。
“爸拿马运河”是一条看不见的“亲情运河”。父母拼尽全力,努力培养我们。他们甘愿自己成为“人力基础设施”为孩子挖渠。即便这样,父亲也还是弯腰把最重的行李扛在左肩,右手还悄悄托住箱底,只为让女儿手上的重量再轻一点。
“爸拿马运河”终将随着暑假结束而“断航”。下一次开学,愿我们都能把行李箱的拉杆握在自己手里,把对爸妈的心疼变成真正的行动:少一箱“爸妈再坚持”,多一句“我来”让那条看不见的运河,不再靠父母的腰间盘发电,而是靠成长真正通航。毕竟,最好的感恩,是把“爸拿”改写成“爸放心,我能拿”。
图片来源:网络文编:张扬
美编:张扬
责编:郭菲老师、杜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