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五年,可以改变许多事。当马云这个名字再次因一笔大额投资而占据公众视野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当年外滩石破天惊的“炮轰者”,而是一位深思熟虑、谋定后动的“登船者”。从公开市场的 1 万枚以太坊,到其背后千丝万缕的公链布局与 RWA 赛道,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财务操作,而是一份精心绘制的航海图,指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深海。
在中国互联网告别野蛮生长、巨头们集体寻求新大陆的时代背景下,马云的选择极具风向标意义。他为何放弃了昔日应用为王的路径,转而重金投入决定未来话语权的底层基础设施?“合规”的框架、“香港”的跳板、“RWA”的锚点,这一系列布局怎样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支点,试图在旧金融体系与新数字世界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战略逻辑,试图解码这位中国第一代互联网领航者,在经历了产业浪潮的起落与个人命运的浮沉之后,怎样为自己和其身后的庞大商业体,寻找下一个二十年的答案。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商业版图,更预示着中国科技力量在全球 Web3 牌局中的新姿态。
马云持股公司为什么花3.1亿元买1万枚以太坊?
——马云的「二次出海」到Web3「登船」
文|西岸事
当历史的指针拨向 2025 年 9 月,一则看似寻常的上市公司公告,却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与金融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香港上市公司云锋金融宣布,已在公开市场购入 1 万枚以太坊,耗资 4400 万美元。公告背后,马云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笔投资,于他庞大的商业版图而言,数额似乎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义,却远超财务价值本身。距离 2020 年上海外滩那场著名的“金融系统当铺思想”的演讲,已过去近五年。五年间,马云的身影逐渐淡出聚光灯,他游历各国,考察农业,潜心静思。当外界仍在揣测这位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缔造者的未来动向时,他已悄然完成了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向。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加密资产配置,更是一张通往下一代互联网(Web3)的船票。它预示着,在经历了二十余年高歌猛进的增长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正试图在旧大陆的增长极限之外,寻找一片全新的大陆。而马云选择的航线,是一条集“合规、基础设施与 Web3 应用”的审慎而宏大之路。
旧大陆增长见顶,新航路何在?
马云为什么买以太坊?「二次出海」到Web3「登船」
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是一部堪称史诗的商业传奇。凭借人口红利与移动技术的浪潮,从电商到支付,从社交到云计算,一代创业者缔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然而,当潮水退去,流量触顶,行业不可避免地陷入存量竞争的内卷之中,旧有的增长模式逐渐失去了魔力。
马云对此显然有着清醒的认知。那种依靠规模效应与网络效应就能攻城略地的时代,已然落幕。于是,在公众视野之外,他开始思考下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将在何处发生。早在 2020 年那场风波之前,他就曾意味深长地预判:“如果用未来的眼光去打造三十年后的金融体系,数字货币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
这句预言,如今看来,正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战略伏笔。Web3,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智能合约、资产代币化等技术,并非又一个转瞬即逝的“风口”,而是一个可能从底层重构商业逻辑的契机。这正是他为自己,也为他身后的庞大商业体寻找的新答案。
“曲线救国”:从联盟链“蚂蚁”到公链“Pharos”
马云为什么买以太坊?「二次出海」到Web3「登船」
在中国独特的政策环境下,公链因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和潜在的监管风险,长期被视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国内的科技巨头们,只能在更易于控制的联盟链领域内进行探索。蚂蚁集团的“蚂蚁链”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它在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确权等场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联盟链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封闭的生态、高昂的协作成本,以及无法与全球开源社区接轨的先天短板,使其难以承载 Web3 时代的更大野心。要真正驶入数字经济的深海,就必须挣脱联盟链的束缚,拥抱更为开放的公链生态。
Pharos 公链的诞生,正是对这一困局的突破。蚂蚁链前 CEO 带领核心技术团队独立创业,打造一条完全去中心化的公链。这种模式既规避了国内企业直接涉足公链的政策风险,又完整地保留了蚂蚁的技术基因,可谓一次精巧的“曲线救国”。Pharos 继承了蚂蚁在高性能区块链设计上的深厚积累,推出了号称最快 EVM 兼容的 Layer-1 公链。从联盟链到公链,蚂蚁的技术优势非但没有被抛弃,反而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开放网络基础设施。这为国内的技术力量怎样安全、合规地参与全球 Web3 浪潮,打开了一扇宝贵的窗。
RWA:锚定现实,通往万亿蓝海的最佳登陆点
马云为什么买以太坊?「二次出海」到Web3「登船」
“我们对新能源和高端制造RWA有执念。”边卓群的这句话,也道出了中国RWA路径的独特性。
在 Web3 的众多叙事中,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正迅速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RWA 旨在将房地产、债券、艺术品、碳信用等沉睡在传统体系中的庞大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从而释放其流动性。全球 RWA 市场正快速扩张,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 2030 年,其规模可能高达 16 万亿美元,一个足以和传统金融市场分庭抗礼的庞大蓝海正在形成。
对于积累了海量供应链、支付网络和实体资产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而言,RWA 无疑是进入 Web3 世界的最佳切口。它一端连接着区块链的创新金融范式,另一端则牢牢锚定着实体经济,这极大地降低了监管的敏感度。
马云的布局精准地踩在了这个节点上。云锋金融购买以太坊,并非单纯的财务投资,其公告明确指出,这是为了探索“与 Web3 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在此之前,云锋金融已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投资了 RWA 公链 Pharos。
蚂蚁集团早已在 RWA 领域布局多年,其“两链一桥”平台,旨在打通内地资产链与香港交易链,直击跨境数字资产流通的痛点,为 RWA 融入“跨境理财通 2.0”体系铺平了道路。将万亿实体资产借助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可跨境自由流通的数字凭证,这一构想不仅激活了存量资产,更可能在全球数字资产浪潮中,帮助中国掌握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香港搭台,合规先行:“金融 基建 Web3”的三角支点
马云为什么买以太坊?「二次出海」到Web3「登船」
如果说五年前的外滩演讲是理想主义的激情“炮轰”,那么五年后的 Web3 布局,则展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成熟与审慎。马云选择了一条极为稳健的转型路径:依托现有持牌金融机构,在合规框架内,从基础设施层面开始切入。这套打法可以总结为一个“金融 合规 基础设施”的三角支点。
香港,成为了这次战略布局的关键舞台。香港日益清晰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为传统资本进入 Web3 世界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缓冲区”和“试验田”。
金融与合规,是这个三角支点的底座。云锋金融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手握多张金融牌照的控股公司,成为了理想的执行主体。而其独立非执行董事肖风,同时身兼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HashKey Group 董事长,这一独特的双重身份,为整个布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合规通道。云锋金融此次购买以太坊,正是通过 HashKey 这一合规渠道完成。这种“传统金融 合规交易所”的模式,有效控制了监管风险,也为其他港股公司进入加密市场树立了范本。
基础设施与 Web3 应用,则是支点的另外两足。投资 Pharos 公链、储备以太坊,是对下一代互联网底层协议的提前卡位。而聚焦 RWA,则是选择了最具潜力和实体经济关联最紧密的应用方向。这一系列操作,环环相扣,既扎根于传统金融的牌照与资源优势,又伸向了去中心化世界的广阔未来,完美诠释了“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
从外滩的振臂一呼,到如今的静水深流,马云用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这不再是一场颠覆现有体系的革命,而是一次更为务实的建设。这场建设,不仅为云锋金融和蚂蚁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也数字经济时代绘制了一张新航海图,或将开启未来十年全球数字金融版图的崭新篇章。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本文部分图片由AI生成】
参考资料:
1、马云持股公司花3.1亿元买以太坊
https://mp.weixin.qq.com/s/uqq62M3sQAB3vW4jeeZwXA
2、蚂蚁“曲线”入场公链:Pharos链剑指RWA,能否破局Web3下半场?
https://mp.weixin.qq.com/s/ylOFg5gKRMomkJVeeF2UNw
3、蚂蚁的RWA“执念”与人民币稳定币的“阳谋”——从蚂蚁集团副总裁边卓群的访谈看中国RWA赛道上的“实体”路线图
https://mp.weixin.qq.com/s/y-LR0vxmUysDNmRmowhGrQ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的案例和观点仅作为学术探讨与研究之用,旨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文中的信息、意见和推测仅反映报告出具日的判断,可能随时更改,且并未考虑任何特定投资者的财务状况和需求。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未来结果的预示或保证。投资者应进行独立评估,并咨询专业的法律、财务、税务顾问。
任何依据或使用本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相关机构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由元宇宙数字资产NFT研究发展中心(ID:MetaCentra)原创发布,本文为学术研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心立场。聚焦数字经济前沿,洞见数据要素创新。欢迎关注,一起拥抱数字未来!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一个赞,一个转发在看,一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