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假期风向标
国庆来临
高速服务区车辆充电难,怎么办?
出发前的准备越充分,路上的焦虑就越少。
提前规划 有备无患
国庆节
官方渠道查桩
National Day
使用由交通运输部推出的 “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 ,可以查询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的位置、数量、实时状态(如空闲或繁忙)。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6.66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枪,基础设施是在不断完善的 。
留意预约服务
National Day
部分新建的智慧高速(如杭绍甬高速杭绍段)已经提供了远程“预约充电” 功能,可以通过APP提前锁定车位 。虽然这类服务还不普遍,但值得关注其推广情况。
规划备选方案
National Day
提前了解你行程中几个关键服务区之间,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的充电资源分布 。这样在需要时,你能快速做出“下高速充电”的决策。
途中决策 灵活应变
国庆节
路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是节省时间的关键。
实时查看排队
National Day
行驶过程中,持续使用“e路畅通”小程序 或主流地图App,查看前方服务区充电桩的实时使用情况。如果发现某个服务区排队过长,不要犹豫,立即启动备选方案。
果断下高速充电
National Day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捷径”。当高速服务区人满为患时,可以就近驶离高速,到附近的县城、城镇寻找充电站 。这些地方的充电桩通常更多,排队情况会好很多。
尝试对向服务区
National Day
在一些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人员可能会将新能源汽车引导至对向服务区进行充电 。你可以主动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此类通道及可行性。
现场技巧 提升效率
国庆节
一旦进入服务区充电,下面这些技巧能帮你更快充上电。
善用现场管理
National Day
交通运输部已指导各地服务区加强秩序引导,可能会采取发放“排队号码牌”、制作“充电提示卡”等方式 。请积极配合现场管理,这有助于维持公平的充电秩序。
掌握充电策略
National Day
快充快走
车辆电池电量达到80%左右时,充电速度会明显下降。建议充到此范围即可结束,为自己和他人节省时间。有些服务区(如苏州的阳澄湖服务区)甚至会为选择仅充电七成的车主提供优惠,鼓励快充快走 。
充电桩选择
目前部分高速服务区已有超充充电桩,大功率充电桩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长,基本10分钟即可充满。
留意移动充电资源
为应对假期充电高峰,相关部门可能会在繁忙服务区增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 。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 “移动充电车” 服务,也提供类似“移动充电宝”的上门服务,可作为应急之选
浸没液冷超充
当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前还在排起长队,补能焦虑成为长途出行的 “绊脚石” 时,京工电浸没液冷超充正以颠覆性优势,重新定义高速补能体验 —— 若将现有高速充电桩逐步替换为这类超充设备,服务区拥挤难题将迎刃而解,高效补能时代即刻开启。
充电快到“秒”级
实现 “一秒充电一公里” 的超高速率,告别半小时以上的漫长等待,车辆进站、插枪、补能、离场,全程高效衔接,大幅减少单台车占用桩位时间,从源头缓解服务区拥堵;更关键的是,充电全程 “永不降额”,即便在高峰时段多车同时补能,也能始终保持峰值功率,避免传统充电桩 “越充越慢” 的痛点。
运营成本“大减负”
相比传统风冷桩,京工电浸没液冷超充的电损直接降低 50%,每度电的利用效率更高,为场站省下真金白银的能耗成本;同时运维费用锐减 70%,设备稳定性强、故障概率低,无需频繁投入人力物力检修,显著减轻场站运营压力。
设备可靠“长寿命”
浸没式液冷技术能精准控制设备温度,避免高温对元器件的损耗,让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减少设备更新迭代的频率,进一步降低场站长期投入。
能源利用“一举多得”
能源利用 “一举多得”:更具巧思的是,它能将充电桩运行中产生的热量 “变废为宝”,直接转化为服务区的热水供应 —— 无论是旅客洗漱、餐饮用水,还是其他生活用热需求,都能通过这一设计得到满足,既减少了热量浪费,又降低了服务区单独制热水的能源消耗,实现 “补能 供能” 的双重价值。
从解决出行拥堵,到为场站降本,再到能源循环利用,京工电浸没液冷超充不仅是一款充电设备,更是推动高速服务区补能体系升级、助力绿色出行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