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计划控制加沙10年,特朗普的“重建加沙”计划: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内一份被曝光的计划书显示,美国想接管加沙至少10年,并承诺将这里改造成一个“闪闪发光的旅游胜地和高科技中心”。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打算花10年时间,把被炸成废墟的加沙地带改造成“中东版里维埃拉海滩度假村”,同时让200万巴勒斯坦人要么“自愿搬家”,要么住进“AI智能城中村”。

这个计划有个挺长的名字,叫“加沙重建、经济加速和转型信托基金”,是由美国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牵头拟定的。但核心内容可不只是“重建”这么简单,特朗普政府的计划书足足有38页,比《资本论》还厚实,最关键的一条是:加沙地带约200万民众得在重建期间被迁移。

特朗普就没把自己就当外人,这计划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加沙不是巴勒斯坦的,更像是我们美国的意思。

看看计划的具体操作。

“自愿搬家”计划:给愿意离开的巴勒斯坦人发5000美元现金,外加4年房租补贴和一年的粮食援助。

“土地换数字代币”:不愿走的?行,把你的地皮交出来,换一堆“加密币”,等美国建好“AI智慧城市”后,你就能用这些币换一套公寓。毕竟,根据计划测算,每赶走一个人能省2.3万美元拆迁费。但是请注意,前提是你能活到那时候。

“安全区”体验卡:留在加沙的居民将被集中安置在“安全限制区”,每天由西方雇佣兵巡逻,确保你不会被以色列的炸弹误伤。

最绝的是,美国声称这计划“不花纳税人一分钱”,全靠“私人投资”。

除了迁移民众,计划里还描绘了一幅挺美好的蓝图:要在加沙地带修6到8座“AI智慧城市”。里面不光有数字中心、电动汽车工厂,还要盖摩天大楼、公园,甚至连高尔夫球场和海滨度假区都安排上了。

听起来是不是像个“未来之城”?难道特朗普这是想用科技拯救世界?不,更应该是科技拯救地产商吧?

6-8座“AI智慧城市”,其实就是给美国电动汽车公司修充电站,顺便给海湾土豪建数据中心。至于海滨度假村,计划建迪拜同款人工岛,这是准备让美国富豪开着私人飞机来晒太阳,而巴勒斯坦难民只能隔着铁丝网看海?还有高速公路环线 有轨电车:专门为游客设计,毕竟本地人嘛……反正都得搬走。

最骚的操作是,美国要把埃及西奈半岛的太阳能板、海水淡化厂全搬到加沙,美其名曰“区域合作”,其实就是让埃及人出钱出力,美国人坐收过路费罢了。

这个计划一曝光,全球网友集体开启嘲讽模式:“加沙不是待售品!”、“这涉嫌种族清洗!”、“接收难民换独立承认!”...

计划书最闪耀的创新点,莫过于将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搬出来给土地征收背书。既然协议里写明了以色列有“行政控制权”,那30%的加沙公有土地自然就成了美以联军的“创始团队”股份。

这套逻辑堪比区块链界的空气币发行——先给土地打上智能合约标签,再通过代币经济实现合法掠夺。

至于安全控制权,以色列先握权,10年后才移交?

按计划,以色列在实施第一年要保留“满足其安全需求的总体权利”,也就是说,以色列在加沙的安全话语权还是最大的。至于加沙内部的安全,由“第三国雇佣兵”和西方私企负责治安,美其名曰“维和”。

这个第三国,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哪国了吧?

之后的10年重建期里,会慢慢训练“当地警察”,让他们逐步接管治安。但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把控制权真正交还给巴勒斯坦方面呢?计划里给的条件是“一个经过改革、去极端化的巴勒斯坦政体准备好时”。

然而这个“准备好”没有具体标准,说白了就是美国和以色列说了算。

这里的“去极端化”颇有深意——毕竟在特朗普的字典里,拒绝接受美国式民主的都算极端分子。

还有,在战区盖房,房地产能增值?

计划书中描绘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让人恍惚间看到了《星际迷航》里的星际贸易网络。加沙要变身物流枢纽,以色列的坦克堵在路口收个过路费。沙漠里要挖出价值1.3万亿美元的稀土矿,滨海区要竖起特朗普品牌的七星级度假村...建议特朗普先雇个地质学家,别跟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故事重蹈覆辙。

这么看,一套操作下来,特朗普连拆迁队都省了,直接让以色列军队兼职“拆迁办”,“拆完”房子再假装帮忙重建,完美诠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巧合的是,特朗普起初的“加沙构想”,与他的犹太人女婿贾里德·库什纳此前的言论高度相似。去年,库什纳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加沙的海滨房产“可能非常有价值”,并建议以色列将巴勒斯坦人迁出加沙,以便在该地区修建“海景房”。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库什纳还表示,在加沙建设的海滨房产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可以为以色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言论当时被国际媒体嘲讽为“地产商治国”,却为今日计划埋下伏笔。

英国《每日电讯报》在一篇题为“特朗普的加沙地产梦怎样实现”的文章中还披露,库什纳所创立的投资公司Affinity Partners,宣称拥有在战后地区进行五星级地产项目的经验。该公司正在阿尔巴尼亚的萨赞岛上建设豪华别墅,该地曾属军事用途,并拥有一个苏联时期的潜艇基地。

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殖民计划铺平道路时,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尚未意识到,自己的土地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20世纪美国在中东的干预,从石油利益到反恐战争,始终与以色列的利益深度绑定。

特朗普的“加沙计划”不过是这一脉络的最新注脚。

那么,特朗普这计划能行得通吗?

首先,强迫加沙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可能已经违反国际法了。

罗格斯大学教授、武装冲突法专家阿迪勒・哈克就明确说了,不管有没有现金激励,只要阻止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或者没给他们充分的粮食、医疗和住所,这计划就是非法的。

其次,计划里说要让印尼、南苏丹、利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接收加沙民众,但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站出来说“同意”。而且阿拉伯国家自己也有加沙重建计划,美方这计划跟人家的完全对着干,很可能让美国的盟友都犯嘀咕。

更别说美国国内了,之前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已经让不少美国民众愤怒了。要是特朗普真推这个计划,进一步偏离“美国优先”,估计会招来更多反对声。

最关键的是加沙民众的态度,他们会同意吗?家园对他们来说不是钱能换的,计划里给的那点补贴,在“故土难离”面前,根本不算啥。

至于计划实操性,特朗普的中东问题特使,同时也是身家亿万的房地产开发商的维特科夫跑去加沙实地考察过,他说;“加沙几乎已无完整的基础设施可言,破坏程度极为严重。仅清理瓦砾就可能需要五年,而评估地下隧道的影响也需要数年时间,重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他还强调,任何关于加沙重建的计划都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并表示:“人们希望我们能在五年内制定明确的加沙重建计划,但现实并不那么简单。”在他看来,加沙地带现在已不适合居住,且至少在未来10到15年内可能都不适合居住。

正如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言:“这不是重建,这是对破产领土的资产剥离。”

而内塔尼亚胡政府一边宣称“不接受美国托管”,一边默许GHF基金会接管加沙援助,这种分裂暴露了美以同盟的脆弱性——当殖民计划触及阿拉伯国家红线时,美国盟友随时可能反戈一击。

从19世纪的“东方主义”到21世纪的“AI治理”,美国在中东的统治逻辑始终未变:用技术包装暴力,用资本置换主权,用“自由市场”掩盖殖民本质。特朗普的“加沙计划”不是终点,而是新殖民主义3.0时代的开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