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到的月全食,一场月食,一封给7年前自己的回信

「赤月流光」SCARLET ECLIPSE

前段时间的月全食,摄影圈可谓是热闹非凡,大家都在计划着拍摄这一场难得一见的奇观。当然我也不例外,先把成果展示一下:

我拍到的月全食

我拍到的月全食

对于这次拍摄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也非常有幸能和“亿点点不一样”一起邀请大家来看这一场天文盛宴。

这次拍摄背后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来听听阿羊同学的碎碎念:

月全食,其实在这次(2025.09.08)之前,中国最近一次能完整观测全过程的月全食还是2018.01.31。那时我还在上高中,器材和技术都很有限,但出于对天文的兴趣,我也想记录这难得一见的画面。可惜天公不作美——福州那天倾盆大雨,还在地理考试的我就已知道与这场月全食是注定无缘

我拍到的月全食

(2018-2024中国可见月全食合集)

我当然不甘心,很快就在同年也就是 2018.07.28。火星冲日 月全食,还是值得一看的。一样不咋地的器材和技术,但好在最终还是成功记录下这一场月全食。

我的长焦甚至有一段过程没对上焦,但这好歹是我第一次用相机拍到月食,也算是重要的经验积累。不过那天几乎是月球远地点加上中国不可见生光过程,所以总会让我对“全过程”有着无限的向往,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拍到的月全食

我拍到的月全食

(2018.07.28月全食)

时间很快来到2021.05.26,这天也有月全食,这么多年过去我的器材和技术都有不小的变化,我必然是不会错过这一场月食。只不过这次月食中国不可见初亏过程,以福建为例,月亮升起时几乎已到食甚。

更糟的是,奇达村岸边那片刺眼的诱鱼灯,让月亮始终笼罩在光污染中,拍摄效果依旧不尽人意。但也正是这次,我意外发现:即使月亮在本影和半影间有巨大的光比差异,但合适的曝光下仍然可以做到单张保留两边的细节,倒是在参数上又一次积攒了新的经验。

我拍到的月全食

我拍到的月全食

(2021.05.26月全食)

再后来是2022.11.08。这次中国部分地区确实能看到全过程(排除半影食),但初亏阶段天色尚明,加上福州那天低云密布,依旧让拍摄效果大打折扣。

我拍到的月全食

(2022.11.08月全食)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2025年。七年前我就已经知道,如果那一场月食没能如愿,那么下一次真正符合我理想的,就是2025.09.08这一场。所以我格外看重这一场月食。以下,便是关于这场月全食的一些小故事:

选址是第一道关。早在2018年我就意识到,哪怕从初亏到食甚这段时间,月亮光线变化幅度仍然极其夸张,食甚时甚至能拍到银河,长焦还能捕捉到背后的星空。无论是月全食银河还是月全食星轨,都需要尽可能光污染小一些的环境。于是我坚定地想选择一个光污染尽可能小的地方。

天气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理论上,去光污染小的地方选择很多,但一旦叠加“晴天”这个条件,可选的范围立刻缩小。月食前一周,长期预报还显示可能有台风经过,把福建的云团都带走。那一刻我还暗自窃喜,毕竟在本地拍摄从机位到交通都是最方便的。

当然现在大家也都已经知道,这必不可能是那么顺利的过程。在月食的前三天,福建天气预报的趋向就已经变成了乌云密布。

(2025.09.05,Windy,ECMWF)

还能去哪里?大西北当然环境绝佳,但我囊中羞涩(哭)。所以除此之外最近的地方只有……浙江!

浙江是我从未踏足的地方,去陌生地拍摄本就充满挑战。这里非常感谢Bacardi和月仔两位老师对拍摄点位的指导,非常感谢!

当然,浙江的选址也并非一帆风顺,天气预报的变化也非常抽象。我们参考 ECMWF、GFS、Meteoblue、ClearOutside、晴天钟 这五个气象模型

最开始大家都指向衢州这块地区会有合适的晴天,我们头脑一热一脚油门六个小时直奔衢州。甚至带上了传统特产:英歌棒、晴天娃娃、好柿花生等“晴天buff”。但是一觉睡醒再来看,这些模型可以说是互相掐架,如果让他们坐一桌可以打个三天三夜。

人在衢州,能怎么办?现在再开别的地方是有可能的吗?有的兄弟,有的。

衢州距离金华不算特别远,2.5h就可以到达,我们查询了一些金华的机位以及对应天气,虽然机位没有地景,但似乎天气更不错。正当我们在想要不要直接冲金华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五个天气预报对于晴天的综合统计,晴天的概率金华只比衢州略高一点,这又让我们陷入了纠结……

(2025.09.07,Meteoblue)

最终我们还是留在了最先在衢州选定的地方——仙霞湖。毕竟在晴天概率差不多的地方,更近的距离和相对更好的地景,还是值得一赌的。

开去机位的路上甚至下起了雨,我不断安慰自己“这只是一些积云很快就过去了”。一小时不到我们就已经到达机位,不能说乌云密布但也和晴空万里毫无关系。日落虽送来了一点火烧云,但我的心思全在即将到来的月食:到底会不会晴?气象模型都说后半夜会放晴,会是真的吗……

夜幕降临,云层迟迟不散,只能云中窥月,但也别无他法,只能继续等待。

我拍到的月全食

(2025.09.07 22:33)

等待过程中我们在讨论月食的参数,根据过往经验,我知道单张曝光虽能兼顾本影和半影的细节,但对曝光和后期要求极高;包围曝光会更稳妥。然而我们计划的是延时拍摄,一旦启用包围曝光,数据量和后期工作量将成倍增加。但这是我心心念念七年的月全食,我觉得值得一试!

(最终包围曝光 合并后HDR总数据量,26mp)

幸好我早在2020年就测试过包围曝光延时,流程算是熟悉。唯一的悬念,依旧是天气。

聊天是一个非常好消磨时间的行为,转眼间已经来到本影食始,可是云层似乎并没有要完全散去的意思,作罢,我们也只能继续等待。谈笑间我猛然抬头,在距离初亏只剩半个小时的时候,天空的云简直断崖式消失,所有气象模型预测的结果应验了!光速开启所有长焦,记录下这一场我计划许久的月全食

我拍到的月全食

(2025.09.07 00:12)

来吧,展示!

我拍到的月全食

(Sony a6700 Sigma 150-600c)

我拍到的月全食

(Sony a7c2 Laowa 200mm F2)

我拍到的月全食

我拍到的月全食

我拍到的月全食

(Sony a6700 Sigma 150-600c)

我拍到的月全食

(Sony a1 Laowa 12mm F2.8)

我拍到的月全食

(Sony a7R Viltrox 16mm F1.8)

我拍到的月全食

(Sony a6300 4mm)

看着光影变化,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转眼之间七年过去,我在这一场月食中给七年前的我回了一封信:我拍到了,还拍得很好。Hey,can you hear me?

(浙江衢州仙霞湖月全食全记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