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有好处!还有一个建议:用筷子吃,科普健康 | 50岁以后,适当多..

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有好处!还有一个建议:用筷子吃

主食吃太多、吃太少

都会影响寿命

一篇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研究揭示了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

①当摄入主食(碳水)提供能量占比在50%-55%的时候,死亡风险最低;

②当摄入主食(碳水)提供能量占比<40%,以及>70%的时候,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总的来说,碳水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讲究适量。此外,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主食摄入量的需求也有不同。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能降低死亡率。有研究指出摄入碳水、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与死亡率的关系:

①20岁以下,蛋白质供能占比16%,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各约占42%,死亡率最低;

②20岁以后,逐渐增加碳水,逐渐减少脂肪供能比,蛋白质变化不大,死亡率平稳;

③晚年时(男性约60岁,女性约70岁),蛋白质供能降至11%,脂肪供能比降至22%,而碳水化合物占比增加至67%,这时死亡率最低。

可以看出,50岁以后,应该适当增加碳水的量,谷薯类可以达到每天250~400g左右。

健康吃米饭

做好这几点

1、选长粒米,GI更低:

虽然现在的大米都是精白米,但有籼米、粳米之分,两者略有不同。

籼米属于长粒米,多产于南方,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多,口感偏硬,粘性小,升糖指数是50左右。

粳米属于圆粒米,多产于北方,其中的支链淀粉含量较多,口感软又粘,升糖指数达到83左右。这两者之中,长粒米更适合减肥、高血糖人群。

因为支链淀粉的结构松散,更容易与淀粉酶作用,同时,葡萄糖分子释放的速度也很快,血糖升得较高。

2、煮米饭时的小技巧:

①忌长时间浸泡大米

大米如果浸泡过久,表面的无机盐和可溶性维生素会溶于水中,造成一定程度的营养损失。更重要的是,大米浸泡太久,米饭中碳水化合物的水解率会增加,加速糊化,进食后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过快,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不太友好。

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有好处!还有一个建议:用筷子吃

②缩短蒸煮时间

蒸煮的时间越长,米饭中B族维生素流失越多,且糊化程度越高、消化速度越快,升血糖速度越快。

③注意米水比例

米饭稍微干一点、硬一点,更有利于稳定血糖,不过加水太少可能会煮不熟。相关实验发现,当米水的比例达到1:2时,可以正好熟并煮出“整粒大米”。

3、米中加点料:

①杂粮

“粗细搭配”这是我们平时听得比较多的吃法守则。相对于精制大白米面,粗粮中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B族维生素,如按照1份大米 1份粗粮的比例蒸饭,维生素B1摄取量能提高2~3倍。同时杂粮保留的谷皮、糊粉层能帮助延缓消化吸收。

*小米中含有色氨酸能助眠,平时睡不好的可以加它;

*黑米中富含花青素,想美容养颜的可以加它;

*燕麦富含β-葡聚糖,能促进...代谢坏胆固醇,很适合三高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②豆类

杂豆类含有的蛋白质比大米高出2-3倍,而蛋白质在胃肠中消化速度比碳水化合物慢得多,可以更长时间地占据胃肠空间,从而增强饱腹感;

另外其还富含谷物中所缺少的赖氨酸,很适合跟大米进行组合搭配,达成营养互补。

*想要养胃、消水肿的可以加红豆;

*想消暑清热可以加绿豆;

*想要补肾、增力壮骨的可以加黑豆。

③菌菇

菌菇被列入“人类最佳饮食结构”,除了做菜,还能和米饭一起煮。

一方面,菌类中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比例齐全,可以弥补米饭中赖氨酸的缺乏;

另一方面,菌菇中含有很多不容错过的营养——如真菌多糖,能通过多条途径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麦角硫因,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能达到维生素E的几千倍,帮助保持大脑活力。

4、多用筷子吃饭:

新加坡临床营养学研究中心对11名可灵活运用筷子、勺子的民众展开了的一项调查发现,用筷子吃饭有助于降低...的升糖指数。因为用筷子吃饭拉长了用餐时间——150g米饭,用筷子吃共用耗时683秒;而用勺子,花了418秒,花较长的时间用餐也有助于降低升糖指数。

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有好处!还有一个建议:用筷子吃

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有好处!还有一个建议:用筷子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科普中国、北京卫视‍‍‍‍

编辑|郑文清 闵国庆

审核|吕霞

(声明:本平台文章部分来自网络或转自其他公众平台,由“科普黄冈”整理发布,主要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如需要转载本平台原创文章,也请联系我们,谢谢!)

往期推荐

RECOMMEN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