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会想到。那个曾让无数观众为她落泪的影后。如今却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话”。不夸张地说,吕丽萍这三个字,现在提起来。更多是叹息和尴尬。
可回头看,她曾经的那些高光时刻。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遥远到不可思议。
那年,她还只是个梳着两根麻花辫的女孩。中央戏剧学院的走廊里,常常能听到她笑。脚步声很轻。冬天的暖气片烫得人昏昏欲睡,她却总是最早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没人怀疑她的天赋。更没人怀疑她的努力。《老井》里的段喜凤。百花奖最佳女配角。那时候她才二十几岁,眼睛里全是光。每次领奖都紧张得手心冒汗。穿一件红毛衣,脸上没化妆——那会儿的女演员,真的不在乎什么精致。
很快。她又凭《围城》里的孙柔嘉。拿下金鸡奖和百花奖。后来《编辑部的故事》、飞天奖、十大影视明星。奖杯多得塞不下。
那个年代,电视机还是方的。她的脸,就是无数家庭沙发上的熟人。有人说她的戏,“看着就像自家邻居”。这个评价,她自己也爱听。
说实话,她本来可以继续这样下去。事业顺风顺水,日子安稳。有好戏演。有掌声听。有粉丝追。可命运偏不喜欢让人安稳。
她遇见张丰毅。同行,同行,同行……其实也没什么浪漫故事。就是认识、喜欢、结婚、生孩子。顺理成章。可也分崩离析。
离婚那年,孩子才两岁。她搬了家。那天还顺手买了盒牛奶。屋里只剩两张椅子。她坐一张,孩子坐一张。桌上是冷掉的面条。那天晚上,她没怎么睡。
后来,她遇到了陶伟。又是闪婚。又是离婚。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过日子。身边的朋友劝她:“别想太多。”她点头。其实心里早就乱成一团麻线。
等到孙海英出现。她以为自己终于等来了命中注定的人。可谁知道,这才是她命运真正开始拐弯的时刻。
一说起吕丽萍和孙海英。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俩人,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异类”?但偏偏,他们自己觉得“很正常”。
移民美国。“追求自由。”她说得理直气壮。可谁也没想到,到了美国之后,她的生活会变成一地鸡毛。
她信教。越来越虔诚。孙海英也跟着一起。每周去家庭教会,跟牧师打得火热。朋友圈里全是赞美诗和“主保佑”。他们还主动给那个后来被曝丑闻的美国牧师站台。说实话,这些事放在国外没什么,可她们的身份,注定了风口浪尖。
最让人炸锅的,是她们在社交平台传教。“中国足球落后,是因为不信上帝。”孙海英这句话一出口,网友们气到笑出声。吕丽萍还在底下点赞。
他们还公开反同。转发一堆反同言论。一下子,网友全炸了。有人说他们“脑子坏掉了”。也有人说,“老一代演员,怎么就这样了”。
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还是那条为安倍晋三哭丧的微博。那天,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国内社交媒体上,气氛很复杂。大多数中国人对他的历史立场,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感。
可吕丽萍却连发九个“哭”的表情。还配了安倍弹钢琴的视频。底下留言一片哗然。
有人气得直拍桌子。有人问她:“你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吗?”她没回。后来还发文庆祝美国国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只字不提。
一时间,“忘本”“精神美国人”“双面人”的标签,全贴在她身上。网络上骂声不断。有人扒出她在美国生活拮据,甚至拍到她和孙海英在街头捡瓶子。她解释是“做垃圾分类”。可谁信呢?
更讽刺的是,孙海英还辩解说自己在美国有豪宅。可网友一边倒。没人买账。有人调侃,“美国的空气,真有那么香吗?”
这两口子的过气,来得猝不及防。昔日的影后,如今沦为社交平台的笑柄。她的表演学校被质疑割韭菜。作品下架,封号,断联。
有人说,她是自己亲手把后路全都烧光了。
说到张丰毅。不得不承认,他活得很清醒。离婚那年,所有人都骂他“抛妻弃子”。“薄情寡义”。十几年,这个标签贴得死死的。
可现在再回头看。只能说,他离得太对了。要是没离,估计现在网上被骂的就是他了。
他离婚后,事业反而更上一层楼。硬汉形象立住了。戏一个接一个。新家庭也很和睦。只是对儿子的态度,还是让人不太舒服。缺席婚礼、当众吐槽体型……这些事,外人看着都觉得别扭。
但跟吕丽萍比起来。张丰毅至少没把自己活成“笑话”。他会说,“人生哪有十全十美。”可吕丽萍的选择,注定了她的孤岛。
现在的她,偶尔会被拍到在美国街头捡瓶子。脸上的表情,看不清是倔强、还是无奈。她还会在社交账号上发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文字。没人再关心她演了什么戏。也没人记得她当年的光环。
事实证明。曾为安倍晋三哭丧的吕丽萍,现在真的成了“笑话”。
有人说,善恶终有报。也有人说,人生哪有那么多因果。其实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选择,定义自己的余生。
她这一生,辉煌过、跌倒过、争议过,也被唾弃过。她是那个亲手把好牌打烂的人。也是那个用荒唐行为,提醒所有人“名利只是暂时的”影后。
但也是她,用一地鸡毛和满身争议,教会大家一个残酷的真相:真正的自由,不是嘴上说出来的。也不是移民能换来的。
真正的尊重,是留给懂得珍惜的人。
至于吕丽萍到底怎么了。说实话,我也说不清。大概每个人都只能自己体会吧。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你对吕丽萍的看法。)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