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印媒消息报道称,莫迪将缺席本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大一般性辩论,改由印度外长苏杰生代表出席。
众所周知,原来莫迪对联大会议颇为重视,将其视为重点推销印度“入常”的重要场合,没少借机鼓吹印度“入常”的必要性。
而今年莫迪一反常态缺席这一场合,表面上看是被特朗普给气疯了,不愿意踏上美国国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外交赌气,但本质上讲还是一场印美之间的政治博弈。
在印度政府看来,如果在特朗普甩脸子的情况下,莫迪还舔着脸赴美,届时会被美方视为软弱的表现,不利于美印关税谈判。
再者,既然美印都已经闹翻了,指望特朗普公开支持印度“入常”的可能性不大,那莫迪自然就不是那么重视联大一般性辩论了,这才做出了让苏杰生代为出席的决定。
印度这次硬气,也不是一时冲动,背后是有实实在在的支撑的。
塔斯社9月3日报道,印度和俄罗斯正在推进北极LNG项目合作,还要一起开发西伯利亚的油田。
未来3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就能实现“产供储”一体化了,到时候美国再想拦,可就难了。
在国内,莫迪的强硬态度也得到了不少支持。印度的乳业、农业这些行业也早就对美国不满了。
美国一直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尤其是乳制品和坚果,可一旦开放,印度本土产业肯定会受到冲击,数千万农民的生计都成问题。之前印度民间就有过好几次抗议,莫迪要是在贸易谈判中妥协,那麻烦可就大了。
现在他取消赴美行程,反而让国内觉得他“维护了民生”,支持率还涨了不少。
还有外交上,印度这些年也没闲着,一直在搞多元化。一边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搞“四方安全对话”,一边又加强跟中国、东盟的合作。
中国都成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了,印度还跟东盟签了数字经济合作协议,在软件外包、制药这些优势领域拓展新市场。
有了这些后路,印度自然不用看美国的脸色。
在过去的十来年时间里面,莫迪受到西方追捧,把印度吹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但是经过了关税风波,莫迪很清楚,西方之所以看中印度,那是因为印度有作为棋子的价值,而现在特朗普不需要印度了,也就意味着,印度根本就不配成为美国全球棋盘上的棋子,而只会变成弃子。
想想四方安全会谈机制,这是美国自己拉起来的,结果特朗普说不参加就不参加,让莫迪心都拔凉拔凉的。现在莫迪不参加联合国一般性大会,并且不做高级别辩论,也是想要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冷静冷静,好好地思考一下在东西方之间,印度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