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街》,此词条收录于10/01,仅供参考
回民街(Muslim Quarter)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钟楼向西100多米,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回民街是街区内多条街道的统称,包括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街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都城隍庙。回民街是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代表,同时保留有古代东西方商贸交流的痕迹,街区内的清真寺则彰显对多民族宗教的包容,回民街一年四季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旅游观光,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在唐代时期,聚集在西安市的波斯、大食商人在当地修建清真寺,并长期居住于此,初步形成了回民区的规模。自此之后,不断有外省回族相继迁入,逐步形成了以回族为主的经营和生活区域,俗称回坊。回坊有七寺十三坊,清嘉庆本《长安县志》所刊载的“城郭图”就有明确标志。七寺指:化觉巷清真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小学习巷清真营里寺、北广济街清真寺和洒金桥清真古寺。十三坊指:化觉巷、西羊市、北院门、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北广济街、狮子庙街、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大麦市街、洒金桥和回回巷。回坊中的北院门是回民街的前身,在唐代,它是大唐皇城所在地;明清时期,它是西安城的官衙聚集地。1900年10月26日,慈禧一行到达西安,北院门获得商机。1992年,北院门街道实行改造,将沥青路街道和两侧砖铺人行道改铺为青石,两侧按明清风格建2层楼房。1993年9月,建成仿古文化旅游街。90年代末,部分回民在此街租房经营餐饮,西安便将北院门打造成美食一条街,回民街因此而得名。
2002年,西安市发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回民街被确定为一处历史文化街区,在西安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最终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