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414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文章首发于“时说新舆”,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可私信。
2025年的美国,关税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同时,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超市货架到股市账户,从就业市场到退休规划,这场由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风暴正席卷美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关税政策最直接的冲击体现在物价上涨上。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美国家庭因关税导致的年均支出增加高达2400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中等收入家庭月均收入的15%。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价格涨幅尤为显著:中国产防脱发洗发水价格飙升67%,碎牛肉价格翻倍至每磅16美元,进口汽车均价上涨超1万美元。堪萨斯城地区的家庭被迫调整消费习惯,选择居家度假替代长途旅行,甚至出现购车一年内退车以减轻贷款负担的现象。
这种物价压力对低收入群体更具摧毁性。彼得森研究所估算,低收入家庭年成本增加比例是中产阶级的2.3倍。退休护理员玛吉不得不削减药品开支以应对食品涨价,而肯塔基州州长指出,普通家庭年支出可能增加4700美元,相当于数月房租或食品费用。这种“消费降级”正在重塑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动荡,正吞噬着美国人的养老钱。截至2025年4月,标普500指数在两个月内暴跌18%,蒸发市值达6.8万亿美元。佐治亚州退休教师费特斯的401(k)账户在两天内损失5.8万美元,而全国有7000万人参与此类养老计划。美联储报告显示,股市波动使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下降7.2%,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这种财富蒸发效应在科技行业尤为明显。加州记者约翰的股票投资组合损失15%,而硅谷工程师贾涵虽坚持长线投资,但也承认“市场纠错能力可能不足以抵消政策冲击”。更严峻的是,关税导致的通胀与利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计划,进一步压缩家庭财务空间。
关税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正在显现。美联储褐皮书揭示,全美12个联储辖区中,有9个报告企业放缓招聘,5个辖区出现裁员现象。达拉斯联储指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冻结”80%的扩张计划,而堪萨斯城地区失业率已攀升至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制造业首当其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格华纳被迫关闭3家工厂,裁员1200人;钢铁行业虽因关税保护出现短期繁荣,但建筑商协会警告,钢材价格上涨已导致新屋开工量下降14%。服务业同样承压,费城联储调查显示,零售业岗位减少速度是2020年疫情时期的2倍。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模型预测,长期来看,关税将使美国GDP下降6%,工资减少5%,中等收入家庭一生收入损失达22000美元。这种损耗源于多重机制:关税扭曲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率;报复性关税导致出口市场萎缩;企业为规避关税增加的合规成本,最终都转化为对消费和投资的挤压。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社会分裂的加剧。全美已爆发超1300场抗议活动,传统“红州”选民加入反对行列,显示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动摇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当低收入群体发现“美国优先”政策实际意味着更高物价、更少就业机会时,政策合法性危机已然浮现。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重塑全球贸易秩序,却意外揭示了现代经济的脆弱性。当保护主义壁垒竖起时,最先被牺牲的往往是那些最无力承担成本的群体——普通家庭。从物价标签到退休账户,从招聘广告到工厂大门,关税政策正在书写一部美国中产阶级的衰退史。这场实验的最终教训或许是:在全球化深度绑定的今天,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更没有哪个家庭能够成为贸易战的免疫者。